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让女儿一个人在床上玩,我到隔壁卫生间洗漱。
不久,听到她大声哭喊,我就随便收拾一下,飞奔过去。竟看到她面朝下,躺在地板上,我被吓到了,立马把女儿抱在怀里,安抚她。
只有把她紧紧抱在怀里,我才觉得安慰。
听着她激烈的哭声,头脑里不断出现她如何掉下床的画面,很心疼,十分后怕,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发现,我开始责怪先生,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他就可以在我有事的时候陪着孩子,就不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了!
然后觉得自己好可怜,一个人带着孩子,竟伤心起来。
不过很快,我看到了自己在推卸责任!
我不能接受自己的粗心大意,让女儿摔倒了地上。
在安抚女儿的同时,也安抚内心那个受到惊吓的小艳萍,告诉她:犯错没关系,就算犯错你也是很可爱的!我依然爱这样的你!
慢慢的,女儿安静下来,我的内心也趋于平静。她又露出灿烂的笑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昨天上午的读书会上,我和大家分享了这个过程。老师引导我,我不可能24小时看着孩子,她难免会出意外。
女儿的伤痛会让我那么揪心,是我不能接受伤痛!
我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待伤痛呢?
感恩伤痛,让女儿知道掉下床不舒服。
我传递给孩子的,是感恩,是欢喜接纳,还是惊慌、自责、抱怨,绝对差很多!
事情已经发生,我不能改变,但是如何看待这件事,决定权在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
假如我是感恩、接纳的心态,女儿也会敞开心笑纳伤痛,而不是恐惧、怨恨、推卸责任。
我也想到过去经历的种种伤痛,认真的问自己:我是如何看待它们的?我看到它们存在的意义了吗?
昨天上午的读书会上,当学友分享了她的故事后,老师让我们逐一给予反馈。
我开始有点紧张,不知说什么。然后就把自己在听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感受说出来,不是用头脑想的,所以感觉很轻松。
没想到我这样的反馈,得到老师的肯定。
为什么对于别人的经历,我有许多触动,能够感受到其间存在一些情绪创伤?
是的,经历过的那些伤痛,我曾一次次静下心来去咀嚼,回到当时的情境,拥抱那个无助、孤独、恐惧、伤悲的小艳萍,爱抚她,同理她,接纳她。
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感觉!
因此,听别人的生命故事时,自然会产生一些共鸣,同理对方的感受。
老师和我们分享了最近的一些心得。当全然接纳了自己的不高兴,发现也可以很快享受到欢喜。
就像小婴儿,摔痛时尽情表达伤心、难过,伤痛过后立刻破涕为笑,就这么简单!是我想太复杂。
压抑情绪,就转成身心疾病。
对他人的一些不满情绪,之所以一昧选择隐忍,是对被遗弃的深深恐惧,所以要不断去拥抱内心那个曾被遗弃伤害的孩子,看到她,接纳她,拿回自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