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哪里来
想象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冷血的男人,将一妙龄少女残忍杀害,事后因种种原因,并没有被判处死刑,但也需要遭受几十年的刑事制裁。凶手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歉意和后悔之情,甚至流露出对死者的死不以为然的态度。死者的父母从心碎,绝望,崩溃再到对凶手的愤怒,他们对这个结果和凶手的态度感到不忿。最后性格向来平和善良的死者父亲将凶手孩子扼死。
合理吗,合理,而且这也是现实。死者的父亲杀死了一个与自己见都未见过的孩童,这样的残忍行径在结果上来看和杀他女儿的凶手没什么两样,但他的动机是我们可以理解原谅的。那就是对于忏悔的需求到不到满足,而杀死凶手的骨肉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个内心满足。他想象:凶手在知道自己的挚爱因为自己的原因死去,内心必定会悲伤痛苦而且还会后悔,凶手会在自己的余生的悔恨中度过。他会渴望时间倒转,回到那一天,他不会再下杀手。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父亲在这种不和凶手接触的对其幻想中,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
复仇去找那个因该承担责任的人,但受害者或受害者的爱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惩罚,还有凶手的态度。
凶手如果仿佛什么事情的没有发生,没有任何歉意和后悔的表达,这对于受害者和其爱人又是一场全新的心理伤害,甚至对于受害者本身的伤害还要强烈。我如此爱的人,你如此不屑一顾。这复杂的痛苦情绪就好像是,自己辛辛苦苦堆好的积木,同学手往上一推,翻个白眼,轻描淡写不屑地说”堆的什么玩意,幼稚“。
此时积木倒塌对你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毕竟你知道倒的已经倒了,对你迫切重要的是同学悔过的态度。如果他诚挚地说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对于刚才的行为很后悔,你可能会大大方方原谅他,愤怒也会消减。但是,他没有。你穷追不舍,逼着他道歉。
他说不认错,说你小气,旁边人说何必呢。你愈加愤怒,但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心中憋的慌。他最终抵抗不住你的怒火,满不在乎的说”好好好,我错了,我错了行了吧“。怒火依旧,你要的道歉到来并没有满足你。
是你太过无理取闹吗,不是。只是你要的东西模糊到自己都辨认不出,那是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为你想要看到的是伤害你的人的内心中的痛苦,后悔,歉意,而你却永远无法真实地进入他的内心,它人的主观感受总是独立出来的孤岛。看不见态度,你就只能退而求次,看他的言行举止,看他的外在表现。而人的言语和内在并非一致,忏悔不是简单的道歉。渴望从他人身上看到认错态度的人会在观察这个人的言行上变得极度敏感,将很容易地发现出对方的不一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始终无法原谅一个人的原因。
我们不原谅对方时,对自己更是种折磨。你知道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甚至不仅你知道,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实。可是对方就是不认为自己有错,不认为自己犯的错是多大不了的事情,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会瓦解一份既定的错误,欺骗自己降低自己的罪恶感,让错误变得不那么错,也让受害者们产生了不经思考的怀疑,或许这真不是什么大事?重要和不重要的冲突让受害者们焦虑不安,在此之上掺杂了被欺骗的感觉形成了愤怒和让对方忏悔的需求。
既然你自己意识不到错误,那就让法律来帮你。当罪犯获刑,受害者们看到罪犯在法庭上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心中的包袱也将落下。虽然这是对处罚的恐惧而产生的悔意,但终归是看到了他后悔。而并非所有的罪犯都会在法律的压制下产生这种悔意,他们不怕牢狱之灾,他们不缺处罚的钱财。那走投无路的受害者们就只会想着用自己的手来维护自己内心的秩序,他们此时心中这种复仇式的心态造成了文章开头父亲的行为。他们会放弃很多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看见对方的忏悔。
该不该
我们已经明白了忏悔需求从何而来,为什么一个人为了看见忏悔甚至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了需求,就可以讨论这个需求的合理性了。从受害者角度来说,不置可否,这个需求显然是合理并且非常有必要的。而从这个需求给予方——施害者的角度来说是否忏悔是一种对自己错误认识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个人选择,它是受一个人的归因方式,道德感,性格等多方面的影响。
两个人犯了同一个错,一个人可能想这是我造成的,要不是我就不会出错,我好不应该,而另一个人可能就根本没想把错误沾自己身上,认为跟自己的关系不大。显然,前者会更可能选择去忏悔。这也表明,一个人是否愿意负责任和忏悔与否是挂钩的。从这看出来,对于犯错的人来说,忏悔这个行为是种选择,它是没有道德上的约束的。
所以问题来了,大家作为拥护受害者的人群,把忏悔作为一种道德去指使施害者来满足受害者们的心理需求好不好?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该不该让施害者去忏悔。
答案似乎很简单,让啊。可大家想一想,我们去压迫式地让一个不愿意忏悔的施害者忏悔,且不说他是否忏了,倘若屈于我们的道德压迫”忏悔“了。这个”忏悔“真的可以满足受害者们吗,上面的积木故事说了,这种”忏悔“不过是表面上的道歉。受害者们只能感觉到更加的愤怒,甚至这种愤怒无处可去。他毕竟已经”忏悔“了,难道自己还要斤斤计较吗?对于施害者来说,只需要装模作样的表演一番,而受害者们却将遭受更大的痛苦。
对于那些想忏悔的施害者来说,你的要求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大家或许有过这种经历:不小心碰坏了朋友的东西,你唯唯诺诺还未开口,对方就破开大骂指指点点要你解释,这时候你对对方的愧疚烟消云散,反而不愿意道歉。施害者同理,忏悔的的心态是处在自己是歹人犯了错而对方是好人的情景中产生的,如果把两者位置互调,忏悔之情便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所以我认为忏悔不能强求,不能道德绑架,没有应该和不应该,我们对施罪者的应该和不应该在忏悔行为上只会适得其反。
他若忏悔,我们满意,原谅,对方解脱,罪行减少。他若不忏悔,我们不满,愤怒,对方负罪一辈子。
对于个人来说,忏悔是应该的。这个应该是自己对自己说的,就好像你说,我应该上厕所一样,想上就上,不想上不上。别人逼你不得,也不应该逼你。可上总比不上要好。
忏悔意识是一种高级的没有对错的道德感,用道德里面简单的好坏层面来评判的话:会忏悔或许不是好人,但不会忏悔的肯定是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