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顾客企业盈利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对于顾客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对于顾客的研究对企业而言有两个层面:战略层面和策略层面。策略层面是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的,所以这里先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地方介绍。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希望吸引尽可能多的顾客,但其实并非顾客越多给企业带来的盈利就越多。顾客对企业的价值有不同的维度,盈利能力、忠诚度、个人社会影响力带来的宣传能力等。不同价值的顾客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其中盈利能力是企业最看重的顾客能力,这里着重介绍。先用一个图形说明一下。

这张图中,顾客1的盈利很高,因为他购买的三款产品都是企业可以盈利的产品。顾客2是混合获利者,购买了一款企业盈利的产品和一款企业亏损的产品。针对企业而言是无利润的顾客。顾客3是亏损客户,此种顾客只购买了一款企业盈利的产品,却购买了2款会令企业亏损的产品。
为能让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可以对顾客进行顾客盈利能力分析,即公司估计来自顾客的收入,再减去所有成本(包括生产和分销成本、顾客联系成本、公司用于服务顾客的所有资源成本),将顾客分为不同层级:白金顾客(最能盈利)、黄金顾客(能盈利)、铁质顾客(盈利水平低,但仍希望拥有)和铅质顾客(无盈利,不希望拥有)。通过这些分类分析,公司就能通过管理这些顾客获得更大利润,管理的内容可以是尽可能的将黄金顾客和铁质顾客向更高层级的顾客转移,放弃铅质顾客。
以上是按照顾客的盈利性对顾客进行的管理,除此之外,顾客还可以按照忠诚度、社会影响力等维度进行分类。这样以来就需要对顾客进行组合投资,就如同理财时股票和债券等搭配着投资一样。
企业和顾客的关系就像恋爱中的双方,遇到问题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矛盾必然难以化解,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想想,也许问题就能迎仍而解。站在自己角度和站在他人角度这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相对应企业而言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传递方式。第一种传递方式:企业制造出产品之后通过销售、分销、广告、服务等一些列促使来销售产品。如图1

第二种传递方式:顾客细分和市场细分,选择市场和顾客需要的产品进行开发生产,生产出这些产品后再通过人员销售、广告等方式进行销售。如图2。图2的价值传递方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战略营销即选择价值的部分,如何选择顾客和市场需要的产品是这一层面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策略营销即提供价值和传播价值也就是通常说的产品生产和产品宣传。

其中针对顾客管理的部分除了上面说的盈利能力分析和顾客组合投资之外还需要进行关系营销。关系营销上面一篇文章已提到,在此不多赘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