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那些年陪伴我们长大的电影和电视

那些年陪伴我们长大的电影和电视

作者: 阅跑影财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8:39 被阅读3次

    对出生在农村,生长在70/80年代人来说,露天电影肯定不会陌生。特点的背景,特定的年代,一段永远值得怀念的集体回忆。在一片乡村户外场地上,笔直并排插上两根竹竿,竹竿中间扯起一面白色幕布,幕布正前方十来米处是核心部件放映机(现今如果看到,绝对是老古董)。伴随着胶片咔嚓咔嚓的滚动声,镜头出口处投射一道强光,划过夜幕降临的黑暗夜空,落地在幕布上形成一帧帧电影画面。整个过程仿佛变戏法一般,此情此景,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电视机在农村尚未普及,就更别谈进电影院的事了。放在今天来看,互联网已从城市走向农村,渗透到千家万户寻常老百姓家里。电视机的传媒属性,正渐变式被人手一部的小疙瘩在取代。所谓一机在手,无所不能。从这点上看,在现今中国广大的四五六七八线城市,暂且还看不到电影院线繁荣的趋势。

    记忆里,那个年代整个村里拥有电视机合计起来,覆盖率也不过1/3,咱们家算是里面的幸运者。电视机呢,属于那种最老式的12寸的黑白电视,90后的同学应该都没有见过。这种黑白电视操作非常简单,屏幕显示也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那个时候,没有数字电视,更没有互联网电视了,电视里接收的频道有限的几个,都是地方政府电视台。电视信号的接收靠一根竹竿支起的户外天线,电视信号好不好主要靠蒙,主要是一个人在屋里守着电视,另外一个人在外转动竹竿来遥天线。常常会听见“可以了没,好了没有”,“在回去一点,好,好,可以了”这一类的对话。即使这样,电视信号也极其不稳定,有的时候摇好回屋里,刚好屋外一阵风挂过,又得重新来过。虽然黑白电视现今已经绝迹了,但永远活在我们这一代挥之不去的记忆里。

    孩提时代,放学做完作业,最高兴莫过于守在电视机旁了。虽然电视节目少的可怜,电视信号也时好时坏。八九十年代,正是大陆对外开放如火如荼之时,同时也是香港电影、电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此时开始,一大批香港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跨过香江陆续引入内地。这个阶段也诞生了,大量堪称经典之作的港剧,耳熟能详的有,81版黄元申的《大侠霍元甲》、82年梁小龙的《陈真》、83版黄日华的《射雕英雄传》、85版周润发的《上海滩》......,大陆剧集就相形见绌了,记忆里只有86版六小龄童的《西游记》、85版游本昌的 《济公》,还有85版的《八仙过海》。像《大侠霍元甲》、《陈真》这样的电视剧。上映时之所以造成当时万人空巷的盛况,很大程度依赖剧集本身自带的时代属性。用今天的话来讲,是时代现象级产品。八九十年代,老百姓刚从旧中国旧社会中被解救出来,整个国民情绪还沉浸在对日本人的仇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喝彩中。假如放如今,绝对成就不了爆款,今天的爆款是《蜗居》、是《人民的名义》。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可供选择的电视剧集就丰富起来了,基本也集中在港剧上。一种是武侠类,金庸古龙梁晓声武侠小说的各种翻拍,典型的如数家珍(金庸老爷子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就不知被翻拍了多少版本了),一种是时装商战剧,典型的如《大时代》。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大的IP动画剧集也传入中国,日本的欧特曼、狮子王,老美的唐老鸭、毛和老鼠、兰博。想不到到了我儿子这辈,欧特曼、猫和老鼠还在被消费。

    时光推移到2000年之后,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视频的兴起、以及文化娱乐类型的多元化,对港剧的痴迷日趋淡化。2002年进入大学至今,再也没有安静下来完整刷过一部港剧了。一方面除了网络视频,国内电影电视的崛起外,另一方面经过90年代的黄金发展期后,剧集无论是演出整容,还是制作水准双双下降。香港也由于地域上的限制,无论场景布置,还是电视剧情,以及演员整容,也陷入几个守旧的套路无创新,内地的观众难免也审美疲劳。不过在2000千禧年,TVB庆祝台庆倒是推出了一部上乘之作,由罗嘉良、古天乐主演的三部90集的商战剧《创世纪》。最近几年,新的港剧追的少了,不过偶尔重温经典,找寻曾经的那份味道。

    说完电视剧,回到电影。香港电影,在疯狂燃烧激情的青春年华中,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上小学,初中时,虽然电视尚未普及时,但是学校已能偶尔组织一次看电影活动。观看的片子,每次2部,大概一个半小时。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我记忆犹新有两部片,基本每年都要看。一部是《大决战》、一部是《蟒蛇大战》。我记得还有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曾经看的泪流满面,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也从此唱遍大江南北。在物质文化贫瘠的时代,每一次观影都显得弥足珍贵,津津有味。对于农村孩子来讲,除了爬树、掏鸟窝、放牛、摸鱼这些欢乐记忆外,就当属守在电视看电视剧和电影了。

    90年代同样是香港电影黄金期,随着两岸交融进一步升华,香江文化漂洋过海来到内陆。在盗版VCD/DVD的推波助澜下,掀起了一股现象级录像厅文化。一排排老旧长排沙发,影友们有盘腿而坐的、有葛优躺的,有脱下袜子一边扣着大脚丫子的,一边嘴上时不时丢出一句“牛逼”、“爽”的,一幅特定时代特定场景画面。仿佛学校教室求学的少年,如饥食渴的吸取着营养,也许这才叫真粉、死粉。香港四大天王,两周一成,武侠片、江湖片、喜剧片构成了那个时代电影的主旋律。吹着四大天王歌的口哨、做梦都想留一头古惑仔郑伊健的发型(学校不允许),谈话间夹带“我走先”星爷无厘头似的幽默,构成初高中青春期对香港电影文化的狂热追逐。千禧年特别是10年后,港片也日益衰落。在印象中只有少数片,如《少年足球》、《无间道》曾掀起一阵香港电影复兴的风潮外,大多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市场中。这么多年过去了,香港电影无论新作,还是接班人都显得青黄不接,口碑和票房保证的,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那几张老面孔。

    除了学校集体观影,录像厅的观影形式外,还有一种最独特,最有趣味性的。就是开篇所提到的露天电影。露天电影,属于文化部门“送电影下乡”,是国家丰富老百姓生活的重要娱乐项目,主要在农村。每次露天电影的放映,村民们乐开了花尤其是小孩,像要过年似的。放映前,村里会提前发布通知。在那个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时代,只能采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村小组的组长挨家挨户,手里揣着一个锣,一边敲一边叫嚷。临放映时候,村里人各端着一条小板凳,三五成群,谈笑风生,构成了一道独特怀旧、纯净靓丽的风景线。

    一面幕布、一个放映员、一束光,自己搬来板凳的人们,几乎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场地周边角落,时常会有几处柔和闪亮的灯光。每一处亮光,都有一个“便利店”。一张老式高脚凳,凳台面上摆放着装满瓜子、花生、豌豆、糖果的各式袋子,凳的一脚被黄麻绳系着一根竹竿,竹竿最上端挂着一台马灯,构成了“露天电影便利店”的所有陈设。“店铺”主人一般为村里的老人,老人慈祥有爱半买半送方式,让周围围挤的小孩络绎不绝。年轻的同学们,高脚凳、黄麻绳、马灯,你懂这些“专业词汇”吗,哈哈。

    一条跑道、一条泳道、一张书桌、一支笔、一面电影幕布,我能想象的到,若干年后待我退休之时,必将是我生活挥之不去的主角。一个小小的目标,将来的某一天,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可以捯饬出一片小小的共享空间。

    在这片空间里,
    有一张倚窗而放的沙发,当温暖的阳光透射进来之时,可以懒洋洋的手捧一本书,或横躺或蜷坐,怎么舒服怎么来。
    有一张大小适中的书桌,书桌后面是一排横纵5*8格的书架,整齐划一摆满书等着随时被临幸。
    另外,书桌上必备一台电脑,可以供自己随时自High,有表达欲望时大笔一挥就YY成文。
    书桌旁的椅子呢,要绝对舒服,要老板椅可一摇一晃的那种,这点非常的重要。
    还缺点什么呢,还应有一套家庭影院,在家里随时享受电影院般的感觉。具体摆放在什么地方呢,总之是空间最大化利用,和谐搭配。
    如果条件允许,能将书房、影音室独立开来,那就更为妙哉了。这样,影音室的效果打造也会更有空间。
    再牛逼点的呢,可以加一个吧台,一个台球桌。哈哈,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奢侈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陪伴我们长大的电影和电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oj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