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安东尼·罗宾
01
我认识的Robin同学。
青春时期的他瘦得像个“I”字,工作后一不小心就踏入了微胖界,从此与I渐行渐远。
但Robin同学有颗不认命的心,为了减去他丰满的肚腩和魁梧的肱二头肌,他看上去做什么都愿意。
于是他一边嚷嚷着明天就节食健身,一边躺在沙发上心安理得地嚼着心爱的牛肉干。
日复一日,
Robin同学一直屹立微胖界不倒,从未离开。
02
我像个瘦猴儿一样,围在Robin同学身边念念叨叨多年,对他的“懒散作风”嗤之以鼻。
不过瘦猴儿也有自己的烦恼。
瘦猴儿是个典型的计划制定狂外加半途而废ái,这样的结果是,每年每季每月她在擂鼓鸣金中制定的大量计划,不停地“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
美国行为学家阿耶莱·费斯巴赫(Ayelet Fishbach)和莱维·多尔(Ravi Dhar)进行过一项研究。在实验中,一群节食者被分为两组。研究人员只告诉其中一组他们节食的成果如何,之后两组都会得到一次选择奖励的机会——一个苹果或一块巧克力。研究的结果是,不知道自己节食成果的小组中只有58%的人选择了巧克力,而清楚自己成果的那一组中有85%的人选择了巧克力,暗示了“我应该得到奖赏”的心理。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较早的满足感或对成功较高的期待值会使我们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成功了。
研习心理学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为我的每次“不当”行为从知识层面找到合理的借口(嘘,这是个秘密,我只告诉你)。
看吧,半途而废是因我在成功的期待上花费了太多的意志力从而削弱了原本可靠坚定的执行力。
我不过只是一个心理正常的普通人而已。
03
可是,瘦猴儿也是个“胸怀大痣”之人,怎能被这世俗平庸的天赋资质所局限?!聪慧如我,再次改变了作战策略。
我开始将自己的天大计划慢慢缩小,小到我只需要打个喷嚏就能轻松搞定。
说好的紧致手臂,每天30分钟锻炼坚持不了,5分钟应该没问题;
说好的存钱去UK,每天100元存不起,30元应该没问题(大不了存够了再去);
说好的一年阅读52本书,每天1小时估计够呛,20分钟应该没问题;
说好的2020年前写本书,每天写2000字太难执行,每周一篇应该没问题……
我的“微计划”自从制定后,完全没有“偃旗息鼓”的架势,反而是常常兴致上来,超额完成计划,让我深深地被自己“坚毅”的意志力所折服。
“微计划”的神奇魔力在于,它像一只小小的白蚁,不需要耗费我们太多的注意力,却在不知不觉中吃完我们的宏伟大志。
当每天1个平板支撑、每天1页书、每天1句英语……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不需要“打鸡血”一样的动力,不需要内心呐喊几遍的意志力,就能让你持续做下去。
日复一日,
最终,你与那个“什么都不做”的Robin或是“一口想吃个胖子却最终坚持不下去”的瘦猴儿相比,你一定会率先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你!
04
不看广告看疗效,五步打造“心想事成”!
第一步:选择适合你的微计划
确定你想在某一时刻达成的心愿,并列成一张清单。健身、写作、阅读、喝水、冥想、储蓄……什么都可以。
你可以同时拥有几个微计划,但最好不要超过4个。因为虽然每个微计划的完成对意志力的消耗很少,但数量太多反而会分散精力与意志力。
缩小计划至不费吹灰之力。请不要仅仅设想理想状态下的计划,而是要考虑最困难、最疲惫时你的完成量。比如,我现阶段的健身计划已经沦落到“1个平板支撑”。我顺利且愉悦地坚持着,常常有超额完成的惊喜!
第二步:明确执行依据,并纳入日程
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
对朝九晚五的人群来说,根据时间来选择完成你的微计划通常效果会更好,比如“我打算周一、周三和周五中午1点锻炼”;根据行为方式完成微计划更适合日程比较灵活的人群,比如“我打算吃完最后一口午饭之后30分钟再去锻炼。”
不过到底是依据时间还是行为方式,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将它纳入你的日程,逐渐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三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虽然我们常常会在YY自己的终极目标过程中获得抽象的愉悦感回报(比如好身材后的N多好处),但人非圣贤,我们也有疲惫不堪无法YY的时刻,在自己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自己一点奖励,休息一下。
坚持微计划的过程一定要让自己感到快乐,不然就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第四步:记录并追踪完成情况
养成每天睡前检查自己是否完成计划的好习惯。
我在我随身携带的手账本里绘制了一个表格,每天勾画自己的完成情况。满篇全√的感觉真心很好!
第五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因为是唾手可得的微计划,所以往往我们在状态好的情况下能够超额完成它。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顺势提升计划难度,并天天期待自己的超额成果。
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在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否则你的潜意识将跟逐渐长大的计划不断较劲,终有一天你的身体或大脑会罢工。
05
其实人生是否有“大计划”或“微计划”都视自己的内心而定,最好的计划和习惯是直接来源于你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旁人的压力和亲人的期待。
就像前面提到的Robin同学的计划,那只是我一厢情愿YY的结果。此刻,Robin同学全然不觉且依旧快乐地嚼着他的牛肉干。
最后强烈推荐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一书。
书中的很多观点和我不谋而合,虽然作者写书时忘记征询我的意见。
Whatever,见字如面。
谢谢你阅读到这里,
谢谢你包容了一个自说自话的“自恋狂”的上述胡诌。
愿你我,
都能在不知不觉中
心想事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