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不是勤奋而是习惯。

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不是勤奋而是习惯。

作者: 存点收纳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11:26 被阅读0次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亚里士多德

习惯的力量

随着现在互联网和带宽的发展,我们每天面临的诱惑太多了:抖音、王者荣耀、吃鸡、各种热剧,它们会悄悄的偷走你的注意力和习惯,不管习惯的好坏它都会跟随我们一辈子。

习惯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它会决定你起床先穿衣服还是先穿裤子;决定你早上出门吃什么早餐用什么出行工具;决定你在床上玩多久的手机才能进入睡眠状态;甚至决定你在入睡前使用哪个APP。

下面有几个例子,大家看看是否能找到共鸣:

感觉自己很忙,非常忙,但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清楚是否有价值,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能对世界社会有所贡献。

我今天第三次开始节食了,我知道自己体重超标,也确实想有所改变。我阅读所有最新的资料,确定目标,并采取积极的态度激励自己,但我就是做不到,几周后就溃败了。看来我无法信守诺言。

我的小孩不听话,总是跟我对着干。不管我怎么努力,他就是不听我的话,我该怎么办?

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觉得压力很大,一周7天整天忙碌。我学习过很多时间管理的知识,也尝试过各种安排进度计划的工具。虽然有点帮助,但我仍然觉得无法像我希望的那样,过上快乐、高效并平和的生活。

一个人平均每天需要做80个选择,假如每个选择都经过大脑的思考,那么你的一天会变得非常焦虑,因为除去8小时的睡眠时间后,平均每10分钟就要进行一次选择。所以90%以上的选择都是根据习惯做的决定,剩下的10%在大脑做思考时,也会根据你的思维习惯来做决定。可想而知习惯对于一个人有多重要。

举个例子你去北京出差或旅游,决定买一张地图,但由于印刷或别的问题,你拿到的实际是一张印着“北京”字样的深圳地图。你能想象接下来会有多么的沮丧和无助吗?你甚至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于是你改变行为,比如更努力,更勤奋,更乐观,但是由于地图的错误,你只能更快的到达错误的地点。因为根本问题不在于你的行为和态度,而在于那张错误的“地图”。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北京这个“地域”就是我们生活或工作,那张“地图”就是你的思维习惯,它会一直影响你对地域的理解和前进的方向。所以说习惯才是你掌握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本质所在,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那张左右我们思维的——习惯地图。

试想一个这样的场景:某个商店经理听到手下的售货员对一个女顾客说:“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了,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也不会有。”

经理听了,非常惊讶,就在那个顾客出门之前赶过去说:“会有的,马上就会到货了!”但女顾客投来古怪的眼神,推门而去。

回到店内,经理对售货员说:“永远别对顾客说我们没有,如果当时没有,就告诉她我们已经订了货,应该马上就会到。对了刚刚那个客人想要什么?”

售货员回答道:“雨。”

你有过类似经理一样的推测吗?其实这种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观点不同。我们拥有不同的思维惯性或参照系,就像我们带着有颜色的墨镜看到世界,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我们的思维惯性多数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环境慢慢形成的。思维习惯会直接决定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归根结底它也是我们人际关系的根本所在。

学会改变

改变思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阐述说:科学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几乎都是首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旧模式才得以成功。

20年前你有想过有一天你可以坐在沙发上,挑选并购买几百公里以外自己想要的衣服吗?11年前你有想过有一天你可以足不出户,喝到渴口的奶茶、吃到美味的小吃吗?5年前你有想过有一天你可以在路上随意使用一台不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吗?

这些都是从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改变了原有的思维习惯,才衍生出来的产品和服务。中国和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一定是改变思维习惯所结出的硕果。

我很喜欢电影《至暗时刻》里,丘吉尔在国会演讲中说服外阁和内阁后,说过的一句话:不懂得改变主意的人,什么都改变不了。他的演讲让全国上下统一了决不投降的抗战思想。其影响甚至让已经要放弃的法国重拾自信。

回想起我们身边一些常见的习惯:抽烟、减肥、运动、拖延症等等,这些我们意识到确无法改变的习惯。

改变习惯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特别是在你刚意识到自己一个不好的习惯,想改变它。火箭要离开地球挣脱地心引力,那么它在前面几公里所消耗的能量,可能和后面几十万公里所消耗的能量差不多。

习惯和地心引力非常相似,如果你想要改变一个习惯,在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你的大脑和身体一定会无形之中把自己往习惯的那个方向引导。通过不断的克制自己时间的累计,旧习惯的引力就会越来越小,从而形成新的习惯。

分享一个我自己关于起床的例子,在我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通常都是睡到9点才起床(个人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有时候定了闹钟都起不来。

但自从我女儿开始上幼儿园后,孩子妈把送女儿上学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她上学的第一个星期,我是非常痛苦的、煎熬的、暴躁的,每天拖着没醒的身体把她送去学校,然后回到床上补觉。我当时在手机上设置了三个闹钟6点30分,6点45分,7点整,但还是经常因为起晚了而迟到,每次关掉闹钟告诉自己再睡5分钟,眼睛闭上再睁开,马上“穿越”到1个小时之后。

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守时的习惯,我下决心必须改掉旧习惯由9点起床改为7点起床。为了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长,而且我还必须做到23点30分之前躺在床上。坚持了一个月后,我发现就算周末不设置闹钟我都会在早上7点左右自然醒来。

自从有了早起的习惯后,每天比平时多了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一年下来多了730个小时。假如按照24小时每天来算,就多了30天,如果按照10小时每天的工作时间算,那一年整整多了73天的工作时间。

养成习惯

习惯其实是由认知、能力、意愿三者交织形成的。我们看图理解一下。

举个例子,假设我是个肥胖青年,原因是我喜欢吃甜食但从不运动。那么除非我先知道甜食中的糖会转化为堆积脂肪,而运动可以消耗体内脂肪,否则我可能不会认为我需要运动来消耗脂肪。即使知道需要运动,也不知道“如何”运动,不懂得合理系统的的运动技巧。但是仅仅知道需要运动和如何运动还不够,我还要愿意减肥,才可能形成习惯。所以习惯的培养需要三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认知:我察觉到肥胖对健康、形象都不好。所以为了健康和良好的形象“我要减肥”。

能力:光认识要减肥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执行来完成它。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制定一套系统的减肥计划,这里因为能力差异所以做法就会不同。比如说:节食、运动、吃药、针灸、抽脂手术等等。

意愿:我知道自己胖对身体、形象不好,但是我不在乎,我不想减肥,我懒得减肥。那么就算有认识,有能力也不会行动。

不管是改变还是培养习惯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往往人们是因为有了更高的欲望,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激发习惯的养成和改变。这也是幸福的源泉,是生活的目标和规划。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砹观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不是勤奋而是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sj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