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自己是否是美的?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是否也曾经面临过类似的疑问呢?
有的人坦然接受自己的外貌建立起自信心,但是也有的人因为外貌而深感自卑。
不仅是成年人,这种现象在年龄较小的孩子中也普遍存在着。
尤其是对于未经世事的孩子们来说,伤人的话几乎常常脱口而出。
这就是典型的陷入了自我认知混乱的误区。
培养一个孩子的美商,也是需要从娃娃抓起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全方位而又漫长的过程。
我们不光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三观、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更要让孩子懂得要衣着得体。
审美敏感期:2.5-5岁孩子的审美行为趣向。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逐渐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独特的愿望和标准,女孩子尤甚。
孩子们在此期间对自己的衣着、发饰等等产生浓厚兴趣,对自己的形象格外注意。
希望自己挑选衣服,此外,还有一些在成年人眼里无关紧要的挑剔。
如不完整的饼干不吃、有创伤的苹果不吃、撒到桌子上的饭粒、牛奶等等不擦掉就要哭等等。
很多孩子甚至会喜欢穿上妈妈的高跟鞋、抢着玩妈妈的口红等等。
尽管大多数成年人将孩子们的这一行为理解为“臭美”。
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增强了。
所以他们会对自己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也比较敏感,会关注自己的优缺点。
有时会显示特别自恋,有时又特别的自卑。
那么在外表上他们就会特别爱照镜子,经常关注自己的外貌。
同样的也会因为心理作用经常夸大自己的缺点,会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这都是青春期孩子正常的心理特点。
所以父母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宽容的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自己的成长过程。
虽说女孩子爱臭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也要看她臭美到什么程度。
如果十分着迷的话,就说明她把颜值看的太重要了,而忽视了其他的东西。
但是,家长在管教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不能直接跟孩子说不允许臭美。
这样会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会让孩子慢慢变得没有自信。

如果孩子太执着于臭美这件事,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跟她说:“对于一个人来说,比外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所以没有必要太在意自己的颜值。”
做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实力,而不是空有躯壳

家长要告诉孩子我们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外在的一些东西都是已经安排好的。
不能选择也不能改变,那些能轻易被改变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
而且是短暂的、极易失去的,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强大是自己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只有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时。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通向成功的彼岸。
家长应该做好引导的作用,防止自己的孩子过早就开始过分注重外表,夸张的打扮自己。
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内在,发展自己的自我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