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2)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2)

作者: 耳尧 | 来源:发表于2023-04-09 16:16 被阅读0次

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无法做出解释。凯恩斯主义的地位被动摇,被称为经济学中的二次危机(第一次危机是凯恩斯主张的政府干预主张,动摇了长久以来的古典经济学)。

这次危机导致凯恩斯学派内部的观点分裂,非凯文斯主义在这个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货币主义

此派是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为代表,主张货币主义。他认为货币是决定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最重要的因素,用货币政策解决资本世界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至于经济停滞问题,非凯恩斯主义与古典经济学派一样,主张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政府在此方面不需要干涉。

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弗里曼就抨击凯恩斯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造成滞涨,主张自由汇率或浮动汇率制。结果在6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真的如弗里曼判断的那样,出现了滞涨。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由此复兴,作为凯恩斯主义的有力挑战者,成为当时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实践效果

美国里根总统以此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消减税收、紧缩货币,使大量的短期国际游资源源涌入,改善了国际收支,也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结果:美国经济状况明显好转,83-84年GDP实际增长4-5%,通胀83-84年稳定在3%,这对于一直不振的美国经济来说很不容易。这有点类似近期美国持续采取的加息政策。

但是,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在智利遭遇了相反的效果。在他前往智利一个月后,智利政府没有认真考虑与美国的巨大差异,居然全盘接受弗里德里曼的观点,消减开支、降低关税、取消对外投资限制、国家放弃对银行系统的监管。结果,智利沦为廉价商品进入南美的门户。四年内,国民生产总值暴跌了13个百分点,工业产量下降28%,购买力跌到1970年水平的40%,大量的民族企业破产,失业率急剧攀升,一直到1978年经济才出现反弹。


所以,任何宏观经济理论都必须以本国的特殊情况结合起来,完全照搬任何经济理论,都会爆发更大的危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v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