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教我打拳。他是个拳击好手,我是拳击小白。练拳击的最初原因只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专业教练水准的同事愿意教,而我则为了运动健身,并想借此去见识一个从没去过的世界。
练抱架及直拳基本功时我只觉得浑身僵硬,如机械人偶,学不会放松,且手脚不管放哪儿都觉得不自在。
同事说那是因为你内心就不认同自己能打拳,你心底里就觉得自己不适合拳击,所以你起手动腿都觉得别扭。
他说你首先得抛掉“别扭”这一想法,不要给自己评判。初学者动作不到位或僵硬那是自然的事情,谁刚开始都是这样。你要放下内心的提前定位,放下外在的面子,把心思放在肢体行动及感受上,给自己松劲。越放松越帅,越僵硬越丑。
肌肉并未形成记忆,需要反复的练习巩固加深其记忆的形成。练抱架,练脚步移动,练出拳轨迹,练拳手、腰胯、腿脚的共同发力……当几百上千甚至数万次的练习过后,基本功扎实了,起手投足自然天成,无需再费心神去刻意比划。
同事说你不要等着我评判,我跟你说打得很帅你就高兴,我说打得太丑你就失意,这样你不就非常被动,内心没有自我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拖着走,容易受外界影响。
打拳里也有无数学问,关于技巧的、关于身心协同的、关于生活理念的……
很多时候关键在于人的内外整合度,身心一致,到处顺意,身心分裂,处处受挫。
一个打拳,打破了许多错误的固有认知,才知道拳击不只是男人的运动,拳击也不仅体现了力量冲击,还有很高的智慧,也明白了自我评判是给自己设限,听从他人评判是放弃自我认同,评判外界与他人同样是自我情绪生成的根源……
给自己创造机会,给自己更多时间空间,给自己更多细腻的关爱与温柔的耐心,相信生命与真我完满而又充满智慧。
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感受要领悟的还有无限,我很高兴时常都能自我成长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