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二十年前的老照片,那时候我们还年少不知事,父母尚且年轻,我们都还在。
那个时候的大哥在医院意气风发,二哥在学校里兢兢业业,小哥刚走出大学校园,在常州做他的职业小白。
那个时候的大姐生意刚刚上了一个新台阶,准备在集上买一个铺子继续扩大他们的粮食收购生意。
那个时候的我还在六安的卫校里学着不喜欢的专业,迷惘又无知,做着不知所谓的梦。
那个时候的小妹还在为中考做着准备,早起晚睡,重复着每个农村孩子为前途辛苦奋斗的日日夜夜。
那个时候的母亲头发尚且乌黑,脸颊饱满,笑起来翘起的嘴角蕴满了欢喜。
那个时候的父亲虽然瘦削却身姿挺拔,虽然脸颊消瘦,脸上有着岁月留下的沟沟壑壑,笑起来却是对生活满满的感激。
我们身后的老房子呀,青灰色的土砖只垒到了腰间,上面是土坯垒成后又用黄泥和着短短的麦秸段混合和成的细泥仔细地涂在外面。房子坐北朝南,三间房子只是芦苇编织的草帘子隔成了堂屋,东间和西间。
这所七五年大洪水后建起来的房子,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雨后除了屋顶的麦秸换成了瓦片,其他的几无改变。木门经过岁月的洗涤,门边毛糙,门框边上的柱窝已经被磨损得成了大大的碗状,每次放学回来看到门锁着,就用脚抬起西边的门板轻轻一挪,一边门板就卸了下来!
两边的窗户是木制的,两根横着的棱形木杆上穿着十几根磨制成圆形的木杆,成了最普通的木窗。
就是这所小小的土房子,是父母费尽心血为孩子能做到的最好温暖,寒风呼啸的时候,我们在这所小屋子里听母亲在灯下读着她喜欢的书,给我们讲着那些精彩的民间故事。
一张老照片,一段回不去的美好时光,载满了我们多少的希冀和快乐呀!
真想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