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书<<终身成长>>

听书<<终身成长>>

作者: 陈琛_3542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2:09 被阅读0次

自从进去樊登读书会后,我只是反复的听着三四本书,不是我不想做一个博览群书的人,而是觉得自己不仅仅要听书读书,更应该践行书中的理念。只有把书中的知识完全的消化,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读懂了一本书。而给我带来这种想法的,正好是这本<<终身成长>>!

听书<<终身成长>>

初听樊登老师讲这本书的时候,震撼非常的大,因为我完全符合书中的反面——固定型思维的特点,遇事总是爱退缩,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却又对自己狠不下心肠,最后归结为自己没有天赋,没有能力。樊登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那就是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这让我去反思为什么自己每每想要做一件事情,却总是从入门到放弃——他人的眼光,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氛围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的思想

一遍又一遍的听着樊登老师的讲解,我开始尝试着回溯,我是怎么样一步步变成这样的,渐渐地有了答案:其实我的思想很容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记得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年级有多少人,我就排多少名,班主任对我的要求是,尽力考上本科。可能是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也可能是老师的话刺痛了我,一向以学渣自居的我开始努力的学习,我记得那时我刻苦的程度连班里最好的同学都为之侧目,近乎残忍的自律苦读,让我在高一一年从年级600名的成绩一下窜到了64名,这一成绩几乎惊掉了全班同学的眼珠子,可我对周围的一切视若无睹,继续我行我素,就这样三年的寒窗苦读,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重点大学,成为了老师和同学眼中最佩服的人

可是到了大学,宽松的环境让我松弛了下来,并没有再坚守自己的自律之道,同学学习,我玩,同学玩,我跟他们一起玩……就这样,差距慢慢的拉大,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早已是望尘莫及

“那就这样吧,反正自己赶不上了”,这样的想法继续陪伴着我,伴随着羡慕,无奈,后悔种种情绪,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其实就像两个思想中的小人,他们经常针锋相对,一旦你认同了其中一个人的观点,你的行为也会受到影响,就像高中和大学的我一样,判若两人,但是一旦你知道他们的存在,就可以针对性地偏向成长型思维,打压固定型思维,这是书中樊登老师告诉我的方法,我也在刻意的去使用,虽然时日不长,但也觉得未来可期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为什么不去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曾经,我能感动自己,今后,也可以,用这本书继续勉励自己,加油!

相关文章

  • 听书《终身成长》

    今天试听“樊登读书”,这位讲解者是用一句话概括出书中的观点——“固定思维是认为自己在一定阶层,固执,不轻易接受...

  • 听书「终身成长」

    听了樊老师解读的终身成长,感触很深,生活中的我们经常在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中切换,如果我们能有更多的成长型思维去...

  • 听书<<终身成长>>

    自从进去樊登读书会后,我只是反复的听着三四本书,不是我不想做一个博览群书的人,而是觉得自己不仅仅要听书读书,更应该...

  • 《终身成长》听书笔记

    两种思维模式 作者把人的思维模式归结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变的,急于证明自己并...

  • 《终身成长》——听书笔记

    荐 语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学习走路、说话,跌倒了、说错了,不会害怕和丢脸。 后来,我们懂得了更多,反而怕这怕那...

  • 《终身成长》听书笔记

  • 《终身成长》听书笔记

    一、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1.固定型思维模式 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

  • 《终身成长》听书感悟

    这本书的核心讲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不同。 看书名我不是很喜欢这本书,但是六月份在某公号我初步了解了...

  • 听书分享《终身成长》

    作者:美 卡罗尔·德韦克 哥伦比亚大学威廉 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 当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 字...

  • 终身成长听书笔记

    最近比较少看书,主要以听书为主,只听一遍的话,很容易忘记,所以对听的书做一下笔记,加深印象的同时也为以后定期回顾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终身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ah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