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的第四个原则:使工作负荷稳定(或者理解为产能均衡)
丰田提出的3个杜绝简称为3个m,即
muda:未能创造价值
muri:员工或者设备符合过重
mura:不均衡
今天来说的是mura,不均衡。
所谓生产的均衡化是指生产与日程均衡化,生产量和产出组合都能平均化,它并不是根据顾客订单的实际流量来制造参评,顾客订单流量可能会明显波动,生产均衡化
是拿一段时间内的总订单量来平均化,使每天的产量与产出组合相同,
生产均衡化的有如下的几个优点:
1、在顾客需要时,弹性地根据其需求来生产
2、降低未能售完产品的风险(减少库存)
3、平衡员工于机器设备的使用(很少出现加班、等待浪费等现象)
4、使上下游流程即供应商需求平稳,降低整体成本
影响均衡生产的主要因素很多,主要的有交货期、设备生产能力、劳动力、标准工时、原材料的配套性及通用性、用于生产的流动资金等。
实现均衡化的主要方法包括:
实际解决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生产计划的年度预算、主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都必须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分析,如:工时能力平衡分析、关键设备生产能力分析、关键材料的需求量及周期分析、
工装模具的能力分析等。
2、其次是对于原料、辅料及通用物料库存上下限的确定过程中应考虑到生产的配套性。通用零部件的生产和通用物料的采购尽可能计算出整体需求上的最低安全值,以最低的安全库存进行控制,一是保证了生产,二是降低了库存成本。
3、对于主生产计划的编制的过程中,在满足合同交货期的前提下,尽量使每个计划期内的任务量基本平衡,可能有时会有些产品会提前生产。虽然有违零库存的初衷,基于整体效益最大化是合适的。同时还要考虑生产品种上的平衡。
4、对于关键设备关注,务必要分析其生产负荷,有时甚至按关键设备安排生产计划,在保证关键设备满负荷的前提下,协调其他加工设备的生产进度。
5、工序与工艺和整体生产效能的综合考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