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药王孙思邈八十岁那年,告老还乡,从长安城回到老家耀州城外孙家塬编撰医书。
当年,孙思邈受太宗皇帝李世民所邀,在长安城做过首席医官,为皇家和达官贵人切脉问诊,钻研长寿养生之术。这次,刚回到家乡,便有地方官吏和土豪士绅来请孙思邈看病,随身都带着千两银票,说是诊金。孙思邈很是反感,将这些人拒之门外。
但有一个名叫郇开颜的年轻大夫,给他送来与众不同的礼物:千年何首乌、冬虫夏草、峨眉灵芝、秦岭麝香。这四种药材,品相和药效都是顶级的。
孙思邈见拜帖上写着“门生郇开颜求见”,冥思苦想了半天,也不记得自己收过这个徒弟。
看在药材的分上,孙思邈破例在客厅接待了郇开颜。郇开颜见了孙思邈,便一屈膝跪在地上,叫道:“师父在上,请受小徒一拜。”
见到郇开颜的面容,孙思邈便知这是个假冒的徒弟。只是这假冒之人主动把名贵药材奉上,却很有些意思。
孙思邈在正堂落座后,对郇开颜说:“起来吧。”
郇开颜不敢起身,对孙思邈说:“老师不发话,门生自是不敢起身。”
孙思邈使了个眼色,让仆人把郇开颜扶起来。
孙思邈说:“你假冒我的门生,送我那么多名贵的药材,到底为何?”
郇开颜说:“我真是您的门生呀,不知您是否记得,您曾经遗失过一本《备急方》的草稿?那便是小人拾得。因为小人也曾习过医术,自然知晓药方有多珍贵。后来,我借用先生的大名,以先生门徒自居,用药方医好了一个腿患痈疽的病人,有了些名声,所以,见先生来了,自然要挑选上好药材孝敬先生。”
郇开颜的话,孙思邈深信无疑。两年前,他收集民间秘方,草拟《备急方》一书,一次出诊时,却不知遗失何处。
“什么?你治好了痈疽之毒?”孙思邈惊道,因为那些民间秘方,孙思邈并未完全验证过,特别是痈疽之毒,那个秘方他曾试过,只能缓解,并不能根治。现在,见郇开颜治好痈疽之毒,孙思邈当然感到惊讶。
郇开颜说:“小徒是河南人氏,自幼跟随家父学医,知道老师是当世第一名医。两年前,因黄河泛滥,家人和产业尽付黄河东流,小徒四处辗转,流落到长安街头。有一日,拾得一本《备急方》的书稿,见上面有先生的名字,知是先生的大作,便悉心学习,略有小成,开始在江湖行医。去年,来到耀州城,听说当地富商骆大富腿上患了痈疽之毒,无人能治,于是,小人冒充是先生的徒弟,用先生《备急方》中的药方,医好了骆大富。自此,便在耀州有了立足之地。”
孙思邈有点不相信:“你真的用的是我的药方?”
郇开颜说:“是的,只是用药剂量稍有改动。”
孙思邈说:“如何改动?”
郇开颜说:“我认为痈疽之毒,如果病疴过于深重,则药量应该加大,于是,我将先生的药量提高一倍,就将骆大富的病医好了。”
孙思邈听了,不由为郇开颜有这样的胆识击节叫好。一般大夫深为“是药三分毒”所困扰,对用药剂量的控制慎之又慎,常常减去一二分,导致养病成患。像郇开颜这样用药的,一般都是胆大的年轻人,但用药就如同赌博,稍有不慎,毒死病人,就会落得满盘皆输的地步。
临走时,郇开颜将《备急方》的手稿双手奉还,说:“现在,物归原主,请师父收下。”
二、
过了段时间,孙思邈恰好遇上一位患有痈疽之毒的病人,孙思邈将药方增加一倍,病人服药后,病情虽大有缓解,但却是反反复复,并不能根治,于是,孙思邈怀疑郇开颜给自己说的药方剂量,是不是有所隐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