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1
今天是来简书的第二天。深知自己没有一个好的习惯让自己没有足够的专长。
譬如绘画、书法、运动、减肥、理财等,目标总是立了废,废了立,反反复复,终难达成。
从今天起,在简书里,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坚持简书日更21天。
2
没有特定的题材,先就说说自己这些年来写文字的一些过程。
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年少、年轻时的新鲜玩艺不太多见,包括小时侯课外书籍也是珍贵品。
因为属于双子风向星座,最大的优点是对各种各样的事物持有足够的好奇心,而最大的缺点也在此,好奇心有但不专一,难以几十年如一日的长久。所以回过头来看,不专一造就了自己今天多而不专、杂而不精的局面。
对于现在的时代,如果一个人在细分专业里能持续坚持精进,那么有很大的要会成为这个专业上的专家,直至成就自己。
年少的我喜欢素描喜欢书法,喜阅读喜写作,却未经专项地系统培训。纯属自己只是喜欢涂涂画画地乱画,无病呻吟地写作。自高一起第一篇小文字载入当地的报刊,16岁那年拿到第一次靠自己努力赚的13.67元,那颗高兴的心仿若要窜上了天,而一同领稿酬的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目光,鼓励的话语更是让当时的我坚定了以后不管学什么做什么,一定不放弃写作。
九十年代中期,20初头,南下打工,那时的外资鞋厂晚上都是加班至少到九点。刚进成本部门,自己虚心好学,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不断向其他同事的打下手,边做边学,没有停歇,每晚加班到十二点是常态。不言苦不言累,因为我时刻谨记二位前辈给我的入世之语。一为人生的第一次面试部门台湾主管的一句话:人不要怕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二为曾经最敬佩的高中语文老师的来信:人要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所以,我一边卖力的工作一边不断地学习管理和财务税法知识,同时也没有放弃心中的爱好,坚持的写日记,经常也会在厂刊发表一些小文。或许年轻与青春就是一笔奢侈的财富,它源源不断的补充着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与冲劲。
3
二十一世纪初,在非典的那年有了自己的孩子,那时的自己还是喜欢经常性的涂鸦一些文字,因为有了孩子,自然就多关注育儿及幼儿教育方面书籍与写作,也经常向新浪的育儿专栏学习、投稿与互动。
4
而是从什么时侯开始,自己逐渐断了笔耕,也散失了文字记录的习惯。
在这个厂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最好的年纪,最好的青春,在这里生根发芽,收获了工作、友情、爱情与家庭。由于后来的工作过于得心应手,人际关系也如校园时般简单。
太过安逸!太过安逸!!太过安逸!!!四个字时时跳荡于眼前。
双子的“劣根性”又开始冒出来,害怕了这样的安逸,好象未来发生的能一眼望穿,看到底。害怕三十多的自己就这样慢慢地磨到养老的年纪。
于是,毅然决然地断掉一切后路辞职出厂。出来后接手管理了一位Boss开的五金厂,二年后,又接触了工程行业。
不断地转行,没有了固定的工作时间,没有固定的工作城市与地点,焦头烂额的事情,来来回回的东奔西跑。心里装得想得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没有时间阅读,更别说提笔写东西。即使有些时间时,即使偶有灵光闪现或心情与郁闷想写点什么,而提起笔,久久地,还是久久地,无处落笔,这份伴随自己喜欢的码文字就这样不知不觉弄丢在了时间的河流里。
5
新冠状病毒期间,这是最为清静的一段大把时间,忽而忽地上上网,听听哔哩哔哩的课程,豆瓣上搜搜书单排名,心血来潮的注册简书账号,可能大部份的原因也是被那些诸如大学生一个月靠写作赚到****元等等这些文章激起了兴趣,看看他们的文章,再看看自己,不觉汗颜起来。
然而,自己也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靠写作赚钱也绝非易事,如果奔着这个目的去,最后自己不免会失望会受打击会因为没有回报而停下。
所以,想法简单些,写不在于长短,因为喜欢而喜欢,因为想写而写,因为愿意记录而记录。阅读输入,写作输出。留下人生中那或美好或忧伤或成功或失败的片断,待到白发苍苍迟暮之年,还留有些文字聊以慰藉那颗曾历经沧海,却仍旧初心未改的心。
望自己也可以笔耕不辍,以我笔写我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