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彻底不再相信“主流评论”了。
最近我为了提高打字速度一直在自学五笔,但是地球人都知道这个东西的学习曲线很陡。
我断断续续学了半年,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上网找找网友们的“高赞评论”。
一方面是为了看一下“过来人”的先进经验,更多的是想看看别人的痛苦自己开心一下。
毕竟人开心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意外感、优越感、压力释放。
而我们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优越感,这也就是小岳岳那句“名言”:你有什么难过的事,说出来让我们开心开心。
网图侵删但看了很多很多的高赞评论,都是说:五笔必将淘汰,拼音智能是未来的主流势趋。
本来这个结论貌似有理,但在众网友的主流评论中也有质疑之声:
网友A:那语音输入不是更快、更智能?!
网友B:有的职业就需要这种精准输入的技能,存在就是合理,大部分人是因为不想学习才得出 这样的结论,要是大家都这么想,那么还需要坚持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用机械化生产不是又快又便宜,
网友C:说拼音智能只不过是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因为说五笔淘汰可能得到高赞,根本还是名利关没有过。
看完网友们的评论,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
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学习成本确实高,但收益因人而异。
我学习五笔大半年才勉强能用,根本原因不是记忆词根难,还是形成肌肉记忆比较费时。
这还不是最难熬的,用网友的话说:“本来每天工作需要输出3000-4000字,如果用拼音,即使50字/分,但也还能用下去,但如果换了五笔,头一个月几乎是10-20字/分,那就意味着连续一个月工作时间要翻倍。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做一件事的成本就是放弃另一件事。
因此,学习五笔的最大成本根源于此,学习成本其实不是主要因素。
当然,网友们也说了:如果能坦然接受20字/分的人,什么输入法都无所谓。
2.选择源于内心,与成本无关。
尽管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无数次想要放弃,但我终于还是坚持着走了过来。
其实我之所以能学会,是因为儿时的我被父辈教育道,要学就得学最厉害的招式,无论有多难。
上学后,我知道了“行百里而半九十”的道理。
网友们在热烈讨论学习成本与收益的时候,我在想,人总是会有所爱好的吧。
如果每个人都用会计成本法计算人生意义的话,那就不会有中国的“两弹”,不会有青蒿素,不会有杂交水稻。
因为这些成就都是无法用会计成本法核算的。
那么为什么它们会成立呢?
因为他们用的是经济核算法:一件事的成本是最终成本是放弃做另一件事。
他们放弃了优渥的生活,但对于内心的理想,这不算什么。
电影《绿皮书》里说:"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上班就认真工作,笑就尽情大笑,吃东西时,就像吃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
愿我们都能保持专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到极致,不辜负此生!
我坚信,听从内心的声音,那才是一生幸福的必由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