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等编著的《假使我能使一颗心不破损》呈现了16个国家67位诗人的思考与情绪,同样的文字在他们的笔下,排列组合、升华深化,展示了对灵感的追随、对生命的热爱、对文字的亲昵……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95f054c3d216a93e.png)
诗歌鉴赏,是一件极为私人化的事情。你无法回到诗人所生存的时代,也无法将诗人带入你生存的时代。《假使我能使一颗心不破损》将爱情的各种形态和盘托出,读者是否有能力、有意愿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呢?
鲁米《那些感觉不到这爱的人》让读者相信最难相处的人往往对爱无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展露内心的想法,以一种“你懂的”的状态去掩饰自己的无助与痛苦。在放弃与坚持之间,他们彷徨、摇摆,让世界为之痴醉与迷茫。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73368aace729d864.png)
但丁《高贵的神奇》表达的是一厢情愿的爱慕。尽管你能听见她的声音,看到她的形象,但你无法了解她的想法。愿望是良好的,现实是冷酷的,以至无法用笔墨形容,只能牢记在心中,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彼特拉克《此刻万籁俱寂》描绘的场景发生在星夜下的海洋,不同于白昼时的狂风巨浪,只有诗人在观望、思索、燃烧与哭泣,只有念念不忘的她,才能让躁动的心灵平静,获得少许慰藉。诗人讲“每天我死亡一千次,也诞生一千次”,与其天长地久,不如曾经拥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362aab1c54b44d7c.png)
哈菲兹《满脑子甜蜜的幻想》让诗人发觉她阵阵的叹息与自己的安危有关,在爱情的天平上,如果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我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爱情的考验呢?庆幸,从她眉间一丝怜悯的光茫中,诗人忧伤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原来自由才是最高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