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青春志分为六章:刺客、情人、战士、人臣、使节,鬼神。
春秋战国时期刺客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书中提到的一则刺客的故事却是我之前没有读过的。
史上第一个自杀的刺客
四大刺客中没有这位仁兄的名字,还好易老师让我们认识了他:鉬麑(读如锄泥)。
这个名字怪异的刺客,是晋灵公派去刺杀晋国正卿赵盾的。作为臣子的赵盾做了什么大不敬的事情让国君对他动了杀心呢?晋灵公既然要杀自己的臣子为什么不通过正常的流程反而要安排人进行刺杀呢?
实际上,真正该死的不是赵盾,而是晋灵公。作为历史上有名的荒唐君主,他昼思夜想的事情除了吃熊掌,就是搜刮民脂民膏来装修自己的宫室,还有就是在高台上拿弹弓射人,看行人躲避弹丸寻开心。(谥号为灵的似乎都是这类货色。)
公元前607年,即春秋时期的鲁宣公二年某日,仅仅因为熊掌没煮烂,晋灵公就把厨子杀了并装在簸箕里往外扔,结果被赵盾撞了个正着。对此赵盾当然不能不闻不问,就是这件事让晋灵公对赵盾起了杀心。
于是晋灵公派鉬麑去刺杀赵盾,但史书上对于鉬麑是何人,准备以何种手段行刺都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能被委以如此重任的必然不会是泛泛之辈。可当鉬麑在黎明时分抵达赵府时发现老赵家的三道大门都是敞开的,这是什么情况?有人来跟自己抢功劳?不知道鉬麑走进赵府时是否带着以上疑问。
此事的赵盾对危险没有丝毫的察觉,因为离上朝的时间还早,他正衣冠楚楚地端坐在室内养神,身边一个侍卫都没有。
眼前的景象让鉬麑肃然起敬,据说还发出了一声叹息:“孤身一人也不忘恭敬的赵盾大人,是可以为民做主的啊!”
这样的人,也是可以谋杀的吗?鉬麑陷入了两难:命令必须服从,忠良不可杀害。杀害国之栋梁是不义,违背君主之命是不忠。要么不义,要么不忠,鉬麑该怎么办?他选择了自己去死。
这个故事看似有些滑稽,但鉬麑在进退两难时选择了为难自己而非伤害别人。也许现代人眼中他有些愚忠,但我觉得他的做法还是让人敬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