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丰绅殷德,人们首先想到便是他的父亲和珅,这位乾隆皇帝的宠臣、重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巨贪”。而也正是因为如此特殊的家庭出身,使得丰绅殷德不仅仅成为了当时最受瞩目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并且他还迎娶了乾隆皇帝的女儿,成为了当朝的额驸,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伴随着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的倒台,丰绅殷德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巨大转折,只不过,由于他额驸的特殊身份,嘉庆皇帝对其多少予以了“宽大处理”,并没有因为和珅的缘故而将其彻底打入深渊之中,而这对于丰绅殷德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丰绅殷德,因为父亲和珅而风光无限
丰绅殷德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母为和珅嫡妻冯氏,而丰绅殷德也正是和珅与冯氏所生嫡长子。
说到丰绅殷德的生母冯氏,可一点都不简单。冯氏的祖父是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冯英廉,而当时尚在咸安宫中求学和珅与冯氏的婚姻,也并不是和珅迎娶了冯氏,而是和珅来到冯家当了不折不扣的“上门女婿”。由此可见,和珅的人生经历也绝对堪称“一代赘婿的逆袭”。
后来,和珅在担任三等侍卫时,通过一个非常偶然的表现机会,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立马便被提拔为乾隆皇帝的贴身侍卫,而和珅也就此开始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官阶、职务迅速提升。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和珅被任命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而他也已然成为了乾隆皇帝的近臣,深得信任和器重。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丰绅殷德也因为乾隆皇帝对于和珅的“爱屋及乌”,而得到了乾隆皇帝特殊的关照与重视,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时候,乾隆皇帝不仅正式为其赐名为“丰绅殷德”,甚至还与和珅订下了“娃娃亲”,准备将自己当时只有五岁的女儿十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德。“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之额驸。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11209/2fb66d8d0e356542.png)
就这样,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皇帝正式册封十公主封为固伦和孝公主,丰绅殷德也被封为固伦额驸,同时给予了丰绅殷德极高的礼遇。“戴红宝石帽顶三眼花翎,金黄带,紫缰,服色与贝子同。”到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公主与丰绅殷德正式完婚。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丰绅殷德也开始不断得到提拔,权势与地位与日俱增。
在这期间,他先后历任散秩大臣、正黄旗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等职务,在乾隆皇帝禅位后,他又被委以了銮仪卫銮仪兼正白旗汉军都统之职。
可以说,作为当时“大皇上”乾隆皇帝的女婿,“二皇上”和珅的儿子,“三皇上”嘉庆皇帝的妹夫,丰绅殷德是倍受器重,再加上丰绅殷德本身能力也是非常的出众,这使得他在朝堂上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这一切随着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的倒台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和珅倒台,丰绅殷德受到牵连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当时的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仅仅十天之后的正月十三,已然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嘉庆皇帝当众宣读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随后便被加强皇帝赐以自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11209/698cf978ca5fd9bf.png)
一代权臣和珅就此倒台,而相传,嘉庆皇帝从和珅家中抄没的财产,总价值超过了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朝十数年的全国财政收入总和,因而也就留下那句脍炙人口的一句话,即“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父亲和珅获罪倒台,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按理说也应该难逃重罪,可嘉庆皇帝还是看在他是自己的妹夫,迎娶了乾隆皇帝的十公主的份上,没有对其进行过于严厉处置,最终也只是削夺了其爵位,算是对其网开了一面。“革去伯爵。停其世袭。赏给散秩大臣衔。当差行走。”实际上,和珅按律应该凌迟处死,但也是因为十公主的求情,嘉庆皇帝这才改为了赐死。
然而,既然和珅获罪而死,罪臣之子丰绅殷德却依旧能行走于朝堂之上,终归是有人看不下去的,特别是在嘉庆七年(1802年),嘉庆皇帝再度给予了丰绅殷德封赏,“因念固伦和孝公主、亦应一体锡予恩施,著将丰绅殷德、赏给民公品级,仍在散秩大臣上行走。”更引发了许多人的非议。
于是在这之后,对于丰绅殷德的弹劾也始终没有停止。
最终,在嘉庆八年(1803年)八月,嘉庆皇帝以丰绅殷德“于国服内生女”等罪,“遂革去公衔及所管职任,在家圈禁,闭门思过。”
不过在嘉庆十一年(1806年),丰绅殷德被任命为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到了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月,又调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并且在这一年的十二月,赏给伯爵衔,离京赴乌里雅苏台军中任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11209/9549e3003cd138a4.png)
之后经过十公主不断地向嘉庆皇帝进行请求,嘉庆十五年(1810年)二月,丰绅殷德重新回到了京城之中,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丰绅殷德便因病去世了,终年三十五岁。
嘉庆皇帝之所以会在处理丰绅殷德的问题上如此的反复,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丰绅殷德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和器重,就连他的名字都是为乾隆皇帝所赐,如果对丰绅殷德处罚过重,无异于是在打清高宗的脸,况且丰绅殷德并非纯粹的纨绔子弟,单纯依靠着和珅的势力才有所成就,丰绅殷德自身的能力也并不差,清仁宗也缺少足够的罪名和把柄来对其进行严惩。
其次,就是下嫁丰绅殷德的十公主是乾隆皇帝非常宠爱的女儿,虽为庶出,却给予了嫡出公主才能有的“固伦公主”封号,再加上十公主是“性刚毅,能弯刀弓,少尝男装随上狡猎,射鹿丽黾”,清仁宗也确实很疼爱自己的这个妹妹,所以也就没有过度为难丰绅殷德这个妹夫。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11209/11741fb37c3e5b8b.png)
再次,就是嘉庆皇帝本身性格上并不强势,而他当时也正好是夹在朝臣与十公主之间,朝臣弹劾激烈就处置一下丰绅殷德,而十公主向其哭诉和哀求的时候,就再优待一下丰绅殷德,因而出现了时而贬谪,时而提拔的情况。
只不过,嘉庆皇帝如此反复的态度,以及众多朝臣持续不断的弹劾声音,也让丰绅殷德感到了惶恐和不安,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此英年早逝了。
至于十公主、即固伦和孝公主,也在丈夫丰绅殷德去世后极为伤心,虽得到了清仁宗和清宣宗两代帝王的厚待,可仍在道光三年(1823年)的时候便薨逝了,终年也只有四十八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