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建了个“一起写作吧”小组,关于写作,我都会“每天一写”,效果出奇的好。小组成员半个月已近500,当时许下影响1000个人的目标应该很快就会实现。
串珠成链,或许对大家有所裨益。
1、写作是不分年龄,无论性别的,更与学历无关。在交流中,很多朋友表示年龄大了,还有的说学历什么的…
写作,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年少有年少的张扬,年老有年老的沉稳。男人有男人的豪迈,女人有女人的温婉。写作收入榜,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学历不高的乡野…
人生无处皆风景,动笔而写即永恒!
2、写作既是一种爱好,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幸福。
写作缘于爱好,起于责任,乐于奉献,终于幸福。
幸福是写作者的幸福,也是阅读者的幸福。
3、有人说,内心脆弱当不了作家。
现在才理解是什么意思。你写的东西,包括你自己,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掉进旋涡…内心不够强大你怎么去直面。
怀念那些英才早逝的诗人,…不是天妒英才,而是内心太脆弱。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icon扑鼻香…
4、孤独是一种独处的方式。
今天看到美篇一位笔友的信,上面四个“字”:学会孤独!
孤独,能学会吗?我认为学是学不会的,你学会的就是与自己独处的一种方式。
孤独与生俱来,寂寞如影随形。
耐得住寂寞,你的人生一定与众不同。
5、读书,向前看,向后看?
那天我写下这个题目,后来却忘了当时的想法了。
我觉得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你读一本书,从前往后看,还是从后往前看。我是后者。
第二层意思是你读历史书,还是读现代书。我两者都读。
6、没有什么比写作更惬意的事情了。
在写作中,你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你也可离愁别绪,肝肠寸断…你的心念一转,便是气象万千。
让心在方块字里奔走,让情透过方块字流淌
7、不想写的时候就不写。
看会书,听音乐,去散步…都可以。
可是,失眠了呢,那就写,写的你累了,你闭上眼,一会就梦周公了。
8、“文学不是替自己诉苦的,要诉苦也是替别人。”梁晓声icon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这样说。
命中注定了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些你淡忘了,成为过客;有些愈发清晰,你不写出来,于心不忍,才有了笔下的文字。
这些文字,或是记录,或是纪念,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你的使命…
9、不要追求所谓的“灵感”。我承认它的存在,但很多时候都与它失之交臂。
多读书,只有输入才有输出;多写作,只有勤练才能补拙。
山高为峰,水深则龙。
用别人的灵感,触发自身灵犀再现,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当你感觉无字可写的时候,去看看别人的作品吧,一个点赞。一个评论…不经意间你的灵感就来了!
10、中医的取象比类,与前几天一位师友的书法艺术,在今天早晨终于开窍了。
其实和写作一样一样地啊!
说白了就是意象思维,中医以人为本,是从整体,那位师友字画一体,将字以画的形式体现,也是整体而局部。
写作同样的道理,“形散而神聚”,有些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11、写作是情感的外露,文字是心灵的舞蹈。用情记录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心抒写繁华里的空虚寂寞,我是心灵的舞者,在每一根琴弦拔动的瞬间,翩翩起舞。
文字是心灵的音符,写作时你就是贝多芬,聂尔或者其他的谁,抑或就是你自己的。
音调和不和谐。音域宽不宽广…重要吗?
12、只要是心灵的东西,它就能感动人,哪怕只感动自己。
用心去写,不问收获!
用情去写,没有对错!
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13、文章赢得读者,靠什么?
情感认同。
昨天看到一本书里这样说,我比较赞同。
既要低头耕耘,又要抬头看路。
可能文章阅读量不高就是因为我们只顾自嗨,没有看读者是否喜欢。
我倒觉得,如果感觉自己是对的,那就继续走,何必执着于阅读量呢?
如果你就是为了阅读量,就为了挣钱,那就改变自己吧。
曲高必然和寡,媚俗必定多众。
你就是一个独特的自己,那就随心而动吧!
14、昨天,儿子告诉我,你写的东西“太硬”。
我很受触动。
对于写作,能听到别人对你的评价不容易。
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你好我好,自己也感觉飘飘然,这或许就是进步不大,作品阅读量不高的真正原因吧。
我想,如果“一起写作吧”的师友们能敢于亮出自己的作品,敢于评价别人的作品,大家应该都有所收获吧。
15、文章不能孤芳自赏,更不能媳妇怕见婆。要有胆气去点评,在点评别人的文章中成长;更要有勇气接受别人的点评,在让别人点评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两相映衬,想不进步都难。
16、志同才能道和。和朋友们一样,我也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相信,大家目的池是一致的: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抱团取暖。
同频才会共振。希望大家不吝自己的作品,内容丰富才会得到更好的曝光量;大家的作品,互相提出意见建议,互相点赞,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觉醒才有觉悟。写和作是不能分开的,有无写的欲望,都要让自己形成每天写的习惯。开始写作就是觉醒,形成习惯就是觉悟。
收获才创收入。写作的门槛不高,所以才有更多的人进来。大家目的就是收入,收入必靠收获,收获要有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