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犯了一个错误

作者: 90e332f822eb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23:36 被阅读11次

    上周,我犯了一个错误,一个还蛮严重的错误。

    01错误起源

    上周五的上午,当我打好水回到座位时,搭档告诉我,Y支行的办公室有给我打过电话。考虑到手上的几件事情都比较紧急,支行的事情优先级一向靠后,于是我就没有立即回电,打算忙完了手上这阵再回拨电话。

    在九点不到的时候,Y支行的人又打电话过来,这一接听,我惊出了一身汗。支行的人告诉我,本周三在当地某主流报纸上刊登的一篇帮助客户清点火烧币的报道,因为涉及到客户的具体姓名以及一些不实信息,客户大为光火,已经找到Y支行的行长骂了一通,并要求给个说法。

    这件事情是经我手的。素材的来源是我们内部网站的好人好事栏目,一般来说这个栏目中都是我们行为客户做的一些防诈骗啦、宣传金融知识啦、清点小钞啊、特事特办啊之类践行社会责任的事迹。一般来说,涉及到服务类的稿件,一般不太会出问题,加上近来我的分管领导很忙,时间又紧,这篇稿件事实描述清晰,还配有客户手写的感谢信,我就在语句上顺了一遍,稍微改了一些连接词后,就发给了报社——是的,跳过了领导审核这一环节。这一点,是很致命的,即便事后看,这一环节有和没有结果都一样(因为题材的非敏感性,以及素材的普通性),但真的追责起来,我会因为没有送审而承担全部责任,当然这是后话,且我的分管领导也没有将我推出去。

    02第一层真相

    虽然当时我还不清楚引起客户不满的原因,但在支行的描述中我渐渐了解到:这一事件涉及的客户本身很要面子,所以当时也是要求银行上门服务,以免在网点里被人指指点点;那封感谢信,也是网点的人半推着客户写的,并不是客户心甘情愿的。

    在了解这一事实后,我迅速认识到,这件事情超出了我的指责处理范围,于是第一时间向我的分管领导承认了错误,并描述了当前的现状,也十分坦诚地表示了自己的不知所措。因为当天上午我的分管领导因为要陪上级行的其他领导开会,他表示下午回来后会再和支行商讨下一步处理办法,并给出明确指示:一,客户如纯粹情绪发泄,做好安抚;二,客户如有具体诉求,根据诉求具体分析。

    接到指示后,我回头又和Y支行的办公室联系,追问客户后续是否提出了具体诉求,支行含糊其辞,就一直说客户就是好面子,这件事情被公布于众了十分气愤,现在还在行长室破口大骂。期间,支行办公室模糊地表示,他们提交的稿件“与事实有出入”,为了“效果”进行了“渲染”,例如,从没到过现场的某网点负责人,在稿件中就变成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当时整个人都懵圈了,尽管支行站在为自己开脱的角度讲这种杜撰说成“修辞手法”,但做了几年新闻宣传工作的我深知,这是犯了大忌。的确,为了达到感人的效果,我们会做修饰,但这种修饰仅限于形容词,而绝不会将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描述为已发生,这是有悖真实性原则的。

    至此,我算是了解到了第一层真相。当时,我以为,这是最坏的情况了。

    03第二层真相

    因为分管领导说等他下午回来处理,期间如果客户有诉求立即汇报,因此我在纠结中,就没有向部门一把手汇报。

    直至中午吃完饭,刚回到办公室,我就被部门一把手叫到了办公室。他开门见山,说Y支行的行长(正职)刚给他打过电话,说了因为一篇宣传稿导致客户不满的事情,并问我是否知情。

    我表示了知情,并将上午的处理进程进行了简单汇报。听到分管领导已经介入后,一把手暂时停下了对事情处理的追问,反过来,问了一个令我十分羞愧的问题:“你做宣传也好几年了,客户名字不能透露的规矩你也很清楚,一直以来也从没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一次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不知道有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我在听到这个问题后,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老老实实地将自己当时的想法表述出来,表示自己是从内部网站看到这篇好人好事的,因为事实描述清晰,员工均有实名,且有客户的手写感谢信,因此大意了,主观判断客户对这件事持正面积极态度,因此没有将客户的店铺名隐去。至于客户的名字,在文中没有提及,我猜测是感谢信的落款写了真名(事后证明的确如此)。

    大约是因为见我态度诚恳不推脱,没为自己找任何客观借口(因为我真的没什么客观借口),部门一把手没有再责怪我,而是将Y支行行长反映的客户不满的三个点传达给我:一,泄露了客户的真实姓名;二,火灾发生的原因尚未有定论,文中却提及是因为充电宝爆炸引起的;三,文中提及的到现场的网点负责人,客户从头至尾都没有见过。

    听了这三个点,我更加忐忑了,居然连起火原因都是编的?所以这篇原稿究竟还有多少真实的内容?!我不知道的真相还有多少?

    部门一把手叮嘱,这件事情越快处理越好,不要拖过双休。

    04第三层真相

    有了部门一把手的叮嘱,分管领导回来后,迅速与Y支行办公室进行了联系,了解客户的最新动态,并让Y支行联系客户,我们当天下午就登门致歉。

    于是周五下午三点左右,分管领导就捎上我,赶往Y县。路上,我十分紧张,向分管行长询问自己到时该如何说话,如果客户不依不饶我又该如何做。分管行长简单交待了一些话术,并反过来宽慰我不要过于紧张,走一步看一步。

    在Y支行副行长的陪同下,我和分管领导到了客户所在的店铺。见到是我们来,客户没好脸色,但毕竟一个是支行副行长,一个是分行部门副主任,客户纵然脸色不好,还是倒了茶,然后开始一一数落我们的不是。

    基本的点和之前部门一把手所说的三点差不多,又补充了一些,例如,客户说,文中写他“傻掉了”,他表示自己并没有傻掉,以及“墙面黑黑的”,明明火灾发生了五月头,银行的人是五月底到的,哪里见到了黑的墙面。此外,客户最为不满的是关于起火原因和损失金额,一来是起火原因到目前消防都没有定论,而火灾损失他刚与当地ZF商量好是80万,结果我们写到了300万,要知道100万以上损失,ZF领导是要担责的。

    反反复复的,基本都是我们在道歉、客户在表达不满,在我们表示,在后续处理中,如果需要我们银行出面的,我们也都会出面说明,这篇报道的确是我们做得不妥,我们承认错误,并愿意满足客户诉求。

    客户并没有提出任何物质诉求,表示后续看情况。送我们走之前,客户说了一句:“其实你们真的登报也就登了,你们做了工作,如实报道,我也认了,可你们看看你们写的都什么东西,哪一样和现实是一样的?这个我真的接受不了。”

    我听了后,十分心塞,如果说一开始的错误是我没有将稿件送审,那么到现在,这是一件送审也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因为从源头的素材提供上,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05吸取的教训

    正和我之前关注的公务员微信中所写的一样,谁都知道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避免在同一个坑跌倒两次。可就这篇稿件而言,我能汲取的错误十分有限,反倒是稿件之外的事情,令我有所感悟。

    例如,客户在和我们谈的时候提到,这稿子出去了,银行优质服务的形象是树起来了,可这件事对客户来说不是好事情,好不容易快一个多月了大家淡忘了,结果又翻出来了。的确,很多时候我们的好人好事特事特办,对于自己来说是难得的宣传素材,可是对面的客户,往往是经历了不开心的、甚至痛苦的事情,在未征得客户本人的意愿之前,的确不适合单方面进行宣传。

    再如,以往对于支行提供的素材,我都采取“信任”态度。但正如不同的人诚信度不同一样,事实上支行之间的诚信度也不尽相同。如果不是这篇外稿事件,我甚至都无法想象这么一篇看似有据可循的新闻宣传稿件,居然除了客户的姓名和起火的事实之外,几乎全是编造出来的,编造的尺度和内容令我到现在依然惊心。下阶段我们将再次重申真实性原则,且对于Y支行的稿件,我想短时间内都将严格限制其上报和外发的渠道,等到他们整改得差不多后,再逐渐恢复——现阶段我对他们的信任也真的是趋近于零了。

    又如,要常怀敬畏之心。这次的外稿处理,的确是我主观判断失误,以及认为是“安全题材”而没有过审。有的时候,工作久了,认为自己对某块内容很熟悉了,闭着眼睛也不会出错了,就会放松警惕,而这种时候偏偏容易出问题。无论是何时何地,从事某项工作多久,都该常怀敬畏之心,该检查检查,该送审送审,毕竟每一条制度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06写在最后

    在我刚到岗的时候,部门一把手给我讲过一件往事,曾经,我们分行有一个文秘,因为在某篇外稿中,写错了一个企业的名字,被企业追究,最终离职收场。部门一把手说,这是每一任文秘上岗前必听的故事,要以此为鉴,对工作常怀敬畏之心,认真严谨,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错误,毕竟在之后,没有人知道当初的一个小失误会酝酿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其实我这次犯的这个错误并没有结束,后续也许会就此平静,也可能会突然爆炸,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无限自责也无济于事,反而可能因小失大,越错越多,不如就此宽恕自己,静下心,认真对待接下来的每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犯了一个错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ls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