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某天,看到了一遍传播焦虑的文章,大意是到了35岁左右的年纪,在职场上如何开始被嫌弃。新闻又报道华为裁了多少35岁上下的员工。
恰好正失业。
一时,从没考虑过的将来,摆在了眼前。
一个朋友在一家做生态农业的公司,介绍了一个项目。
项目大意简述如下(为防止对别人公司构成影响,不具名):
在农村有一种树叶,此树叶随处可见,用之喂猪,猪很喜欢吃,但是不长膘。国内某著名大学的一个教授,年轻时下放某省农村,被安排养猪,所以常用这种树叶喂猪。回城归校之后,某日,从外刊看到一则文章的数据,他常用来喂猪的树叶,蛋白质的含量竟然比玉米大豆还高,马上采样研究,结果还真是这样。猪长膘主要靠吸收蛋白质,那为什么喂这种树叶,猪喜欢吃但是不长膘呢?带着这个疑问,做为微分子方向的教授,很快得到了答案,这种树叶的分子结构太大,如果大豆的分子是个乒乓球,这种树叶的分子就是篮球,猪的胃吸收不了。
问题找到了,就开始研究解决方法,多年研究,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出了一种发酵技术,可以有效分解分子结构,分解出来的蛋白质成分完全可以被猪吸收,而且,农村常用这种树叶的汁液涂抹伤口,有一定抗菌成份存在,研究也得到了证实。他们申请了专利,并生产出了一种以这种树叶为主要成分的发酵饲料,成立了一家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研产销一体,要做从树叶种植到饲料生产到生猪养殖到猪肉销售的全产业链,并成功获得了近三个亿的风投。
总结一下,优点:1.此树叶一年可以撸几次,北方三四次,广西这样的南方地方七八次。生长周期短,不需要施肥除草。2.蛋白质含量高,发酵后作为饲料,猪喜欢吃,肠胃功能也好,不需要任何抗生素猪毛病少健康,连猪舍都没有那么臭哄哄了。3.关键,猪肉好吃。好吃的原因是因为植物发酵饲料且含有抗菌成份,不用打抗生素,没有催长。
项目了解了,我和一个多年来一直做食品且有一个肉类食品加工厂的朋友都认为这个项目还不错,于是,我们一起专程飞到南方一个盛产这种树叶的省份也是他们公司的主要项目落地省份考察。
考察了几天,对项目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几点思考:1.由于采摘树叶不能进行机械化采摘,人工成本高,加工环节生产工序较长,生产出的饲料比普通饲料价格要高出约五分之一。2.养殖环节,我们的目标是做H省的代理,养殖基地是否就近?距离的远近,涉及到的运输成本差别很大。3.屠宰环节,我们没有这一块的经验。4.配送环节,屠宰完,往超市、肉食店、农贸市场配送怎么搞?5.销售环节,生态猪肉市场定价比普通猪肉肯定要高,怎么定位,怎么销售?6.对外营业需要组建一个公司,公司建立,团队组成,人员招募等怎么具体化?7.与他们的合作模式怎么定?有什么支持?
一切的事情都需要仔细考虑和商量。
但是,作为发起人,我们有几点是明确的。这个项目有几个我们感兴趣的点:1.有指导理论,且有著名大学权威学者加持。2.有成熟样板,且运营的效果都还不错,这一点是从内线得到了销售数据验证的。3.有国内某知名风投公司近三个亿的风投,说明资本市场看好这个商业模式。
我们倾向于合作。
短暂休息了两天,我和准备合伙的朋友到了他们公司的总部,打算具体商谈一下合作的事情。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