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你与人见面时是如何施礼的呢?
南公在开头对现代社会“礼”的精神的消失殆尽十分感慨。
首先是列举了人与人之间见面时的礼节的变化:从打恭到鞠躬,再到带军事色彩地将手举起接近眉毛、15度半鞠躬,再到握手,然后变成了点点头,现在甚至变成了翘一个下巴。
可以说,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一个见面施礼的统一标准了。
说到这儿,我发现南公用的这个词非常的妙。
与熟人打照面,同样一个动作,我们现在一般把它说成是“打招呼”,或者是“寒暄”,但是南公说的是“施礼”。
我在想,我们对这件事情改变了叫法,是否是因为这件事已经变成了一个流于形式、或碍于情面的动作呢?
“施礼”的前提,一定是“有礼”,也就是对人心存恭敬心。
我接下来可能要说一些得罪人的话。
我经常听到一个词:社恐。
这个词本身没毛病,但是我对于把这个词当作一个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然后就一副心安理得的模样去逃避与他人交往的行为感到不理解。
贴上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就变成护身符。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
同样是社恐,每个人的程度一样吗?每个人形成社恐的原因一样吗?每个人表现形式一样吗?
不去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反而把标签一贴两手一摊就此摆烂,不是懒惰是什么呢?
再来说说我自己。我自己也是一个扭捏之人。
与熟人打照面时,我的习惯是露出一个微笑。如果对方是长辈,很多时候我还不好意思称呼,也只是笑一笑。
我的心里肯定没有恶意或者不敬,但是要说有多尊重,肯定也没有。
恭敬心生起,那些扭捏、不好意思、腼腆等等也就自然消失了。
2)衣、冠、文、物
南公说,文化表现在形态上,有衣、冠、文、物四大类。
在抗日战争以前,政府还草拟过衣、冠、文、物相关文件,但是后来因为抗日战争就没有实行。
我百度了一下“衣冠文物”,现在这四个字变成了一个词,意思是:比喻太平盛世,文人众多,文化兴盛。
我还尝试百度曾经草拟的相关文件,也没有找到完全匹配的资讯。
所以,如果想要明白一套完整的“衣、冠、文、物”规矩是什么样的,还需要继续去找一找资料。
3)东西方礼仪杂交
南公举出了婚礼和葬礼的例子。
婚礼,从过去的拜天地拜高堂,到今天的一张结婚证。在着装上也是从讲究到现在的随心所欲。
葬礼,军乐队、西乐队、锣鼓队、笙箫队、和尚、道士……出殡的队伍什么都有。
南公用了一个词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是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断层,难以拾回,又还未建立新的。结果就变成了不伦不类。
说到这里,我又感到一阵惭愧。
因为我一直是一个随心所欲、不讲规矩的人。如果按照南公的话来讲,我应该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吧。
我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勉强读了点书,上了点学,于是开始东拼西凑。既无法像温良恭俭让的君子般行事,也做不到按照西方人,或者说外国人那一套来举止动念。确实很拧巴。
4)什么是“礼”。
南公说,《论语》里的“礼”,是社会秩序的礼,个人的礼。
我们自称“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然而现实中的我们早已与这八个字背道而驰。
现在的年轻人,“信不会写,礼貌不懂,不知进退应对,不晓得席位尊卑”。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也是在说我。
南公说,曾经收到学生写来的信。却发现这个学生连称呼都不会。既不是遵照中国历法来称呼,也不是照着西洋的规矩。这好像也就是上面说的“不伦不类”。
这个学生写的称呼是“南老师”。南公说,他的孩子也在教书,南公的孩子理所当然也可以被称为“南老师”。所以这封信到底是写给谁的呢?
“南”是姓氏,是通称,名是特称。在中国的礼法里,有事写信用通称,呼姓是不礼貌的。
听到南公这样说,我一头雾水。因为如果换作是我来写这封信,我还是不确定该如何称呼。是不是应该称为“南怀瑾老师”呢?我百度了一下古人写信的称呼方法。
根据博主“左都御史”的说法,司马迁曾经给朋友任安写过一封信,叫做《报任安书》,起首是这样的:“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太史公”是司马迁的职务自称,“牛马走”是他的自谦之称。少卿是收信人任安的字,足下是对任安的尊称。
我由此想到《红楼梦》里妙玉给贾宝玉下拜帖,邢岫烟看后说到:“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这是指出了拜帖格式的不规范。
另外,南公说这个学生,自称是“愚生某某”。这个学生的本意肯定是为了自谦。然而,这个学生的问题在于弄错了“愚”字的用法。
“愚”,平辈稍长或者是长辈自称的谦词。比如说,“愚兄”、“愚叔”、“愚舅”等等。
所以,如果这个学生写“愚生”的话,就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谁的学生了……
朋友推荐了一本书,是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进入正文:
一、“礼之用,和为贵”
1)这一句话是“礼”的哲学。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礼仪、讲究“礼”的精神,最终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就比如国家制定各项法律法规,这也是“礼”的一种具体体现。
想到这里,我又产生了疑问:
“礼”,到底是自驱的,还是外力强加于自身的?
2)礼是自驱的?
人与人之间一定是有矛盾的,哪怕不是与他人,就连自己与自己也经常精神内耗。由此可见,像达到一种平和、和谐的状态,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我感到,这个“礼”,在一定程度上是通“理”的。
为什么呢?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自己与自己为什么会精神内耗?
就是因为我们会被情绪左右,卡在情绪里出不来。也就是把理性置于一边,让自己被情绪左右。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第一个是,与朋友就着某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最后很明确,是自己的观点存在偏颇。
这个时候,自己内心对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是感到服气的,但与此同时,嘴上还要再强词夺理一会儿。
事后,理性上对朋友有感激之情,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种隐隐的不爽的感觉。
这就是傲慢在作祟,认为自己被比下去了,认为自己的形象有所损伤。这就是丢掉了理性。或者说情绪压倒了理性。
第二个例子是,假如我很喜欢吃榴莲,但是朋友不喜欢吃。
这本来只是个人口味问题,但是却不自觉地把问题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比如,会怀疑“他不喜欢吃榴莲,是不是也会不喜欢爱吃榴莲的我”;会感到不舒服“怎么会有人不爱吃榴莲呢”;会不服输地向朋友灌输榴莲有多好吃等等诸如此类。
这也是因为感到自己的喜好被冒犯后一系列非理性的情绪和做法。如果没有把握好分寸,或者朋友也认真计较起来,那么事情一定会向争吵的方向发展。
但是一旦我们意识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并且让这个理性思维能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就能避免矛盾产生。可惜做不到。
再比如,一个人身体不舒服,他明知道自己应该去医院。但是却因为“不愿意面对医生”“害怕做检查”等等心理原因,不断拖延。
在拖延的过程中,他既承受着身体的疼痛,也承受者精神的压力,这是一种双重损失。但是他就是无法停止这种内耗,无法放下情绪理性的面对问题。
所以,我想说明的就是,从这个层面上讲,我更倾向于认为“礼”是一种自驱力。发自内心的“礼”才会带来真正的“和”。
3)礼是被迫的?
但是因为南公讲到了法律法规,讲到了社会秩序,我便不得不去思考,“礼”的另一种形态是被迫的。
确实如此,我上面说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人人都有拥有理性、且任何时候都是理性的”,这种要求本身就是非理性的。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写字会借助字帖,还会用格子的练字本练习写字一样,我们需要一套社会秩序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就比如一个群主建立了一个群聊,为了更好地管理群里的人,他会发布一个群公告,简明扼要地介绍群规矩。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秩序,是一种“礼”。想一想,如果在学校的班级群里,每个家长都肆无忌惮地发布广告之类的消息,可想而知这个群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4)综合以上的思考,我认为,“礼”既是一种自驱的修养,也是一种外在的规矩、秩序。它存在的目的,是中和矛盾、调整偏差。
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我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得出的结论:没有自我内在的修养作为支撑,那么外在的秩序和规矩只会变成一种让人压抑的约束。一旦有机会,那些恶念就会跳出来将自己淹没。
二、“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这里的“先王”,不是指某一位具体的皇帝。而是代指“传统文化”“中国文化”。
“先王”,这两个字的精神,代表的是列祖列宗。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历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中,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明白“礼之用,和为贵”的道理。无论大事小事,都会按照“礼”的精神来处理。
三、“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和”当然是“礼”的目的。
但是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能达到“和”的状态。
就比如,二战结束,面对法西斯,我们必须拿出国际法,也就是运用“礼”的精神来处理。在东京审判上,全世界的人和甲级战犯之间,几乎是无法“和”的,谁也不能够、也不应该来和稀泥。不能为了“和”而“和”。
南公提到了“矫枉过正”。发现一件事情已经歪了,本意是想把它矫正过来,没想到调整过了头,又向另外一边歪去。
“礼”也是一样的。
一个人如果不讲礼貌肯定不行,但是如果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会产生隔阂,甚至会被人误以为“爱拍马屁”。
所以,礼的基本精神,调节和中和一件事情,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重新调整。
我的理解与南公的侧重点稍有不同。
我理解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和”虽然是目的,但一定要建立在“礼”的基础上。否则这个“和”可能会引来灾难,就比如在本来就无法达到“和”的状态的情况下。
而南公的侧重点是,我们要从本质上去了解一件事情如何才能达到“和”的状态,但是不能过分地调整。
四、中国人真的没有哲学吗?
1、要研究中国文化,必须要看孔子所编纂的《礼记》。正如前面说过的,《礼记》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医学、军事等等方面。
中国文化的“礼”,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讲礼貌”,礼节礼貌只是“礼”的一种表现而已。“礼”是哲学。
哲学大致分为两种:形而下的和形而上的。
2、形而下和形而上
形而下的,是宇宙万有一切具体的学问。在西方哲学叫做“知识论”、“人生的价值论”。
形而上的,在中国可以叫做“道”或者“天”,在西方哲学叫做“本体论”。
3、上帝的外婆是谁?
与形而下所探讨的问题不同,形而上说探讨的问题是抽象的、看不见的。
比如,宇宙的来源是什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是谁创造的?上帝的妈妈是谁?上帝的外婆又是谁?
一路追问下去,分做了两派:唯物思想和唯心思想。
4、在西方哲学家看来,中国人没有哲学。因为中国没有人向西方那样追究宇宙的本体。然而我们中国人拥有的是“人生哲学”,这些思想除了《礼记》,还可以从《周易》等书籍里找到。
(因为我的哲学素养不高,这一段复述太困难了,我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