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永远都是沉默的,无论是我小时候,还是工作以后,可以说在任何时候他都是沉默的。从来都不会讲多余的话,无论是年轻的时候,还是中年,还是老年。
我一直觉得父亲是个迷,总也解不开。
父亲很小的时候,父母都不在了,唯一听父亲说,他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曾经从老家烟台闯过关东。在日伪时期的哈尔滨,做过邮差。
是有一次日本人欺人太甚,我的爷爷和一起的工友把日本人揍了一顿。然后连夜离开了哈尔滨,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土。
据父亲说,爷爷在他们的村里威信挺高,一直都是生产队长。解放以后,经常去海里打鱼。至于奶奶没有曾经听父亲说过,我也基本上没问过什么。
由于爷爷表现好,成分又好,三个孩子,老大去了青岛做了海员,我爸是老二从老家应征入伍,后来又在部队上了大学,提了干。我姑也在县城成了有编制的职工。到父亲这一代,算是兄弟姐妹全离开了农村,成了城里人。
我从父亲嘴里就知道真么多,而且爷爷奶奶在父亲还未长成成年人的时候就病故了。
可想而知,父亲是个苦孩子,很早父母就不在了,该多难过啊!
我小时候,一直到高中,父亲一直没有和我有过什么交流。辅导作业,会发火,嫌我笨。实际上父亲是搞测绘制图工作了,长年累月都在荒郊野岭,常年不在家。
每次回来,呆一段时间,就又出发了。我从小就特别自由,不像有很多孩子,父母会管教特别多。而我,基本上父母不太过问我的事,也没有真正打过完。唯一一次,是我学习退步很大,父亲训过我一次。
我还记得他是这样说的,你如果不好好学,以后别怪我,自己的路自己选择。
那个时候,正值高中刚开始,不是父亲逼我要好好学习考大学,而是我自发的想考大学,想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所以我又开始好好读书。
我出生在西宁,长在西宁。每次寒暑假来西安姥爷家,就觉得西安要比西宁强的多。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那么多高楼大厦。
其实我想考出去,唯一的初心就是去见更大的世界。
后来我来到武汉上大学,父亲送我到武汉,夏天的武汉特别热,父亲送我到军校,我进了学校也就没有了自由。父亲临走的时候叮咛了我几句,在部队一定要勤快一些,搞好和同学的团结工作,不要怕吃苦。
望着父亲的背影,当时没多少感觉,只是母亲一个劲的掉眼泪,好像是特别悲壮的样子。那时候,有点怕,怕部队生活太苦,实际上是被母亲从小惯的不成样子了,怕吃苦吧。
按照母亲的逻辑,我啥都好,人长的好,学习不错,总而言之从小基本上不怎么让我独立生活,独生子大概这种教育理念不再少数。
其实现在想想,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让他学会独立。
军校的几年时光,不温也不火,平平淡淡就度过了。而父亲基本上没怎么过问过什么,只是有时候缺钱的时候,父亲会寄些钱来。我花钱大手大脚惯了,不像父亲很节俭。母亲常说农村人苦日子过惯了,嘲讽他几句。
后来父亲老了,有一年身体不太舒服,住进了医院。母亲让我照顾好父亲,而父亲总是自己去面对,不麻烦我。自己去排队做各项检查,打饭。
好在父亲的身体一直比较硬朗,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出院了。那年父亲72岁,我心里有点慌。都说73,84是道坎。那年父亲刚好虚岁73虽,母亲紧张的不行,其实我那时也有些紧张。
人到了晚年,到底是啥样。父亲头发越来越稀少,牙齿也渐渐少了不少。父亲还是那么沉默,每天做好他和母亲的三顿饭,看看电脑,和电视,基本上没有社交。消遣就是早上五点去下楼散步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管是一年的哪个季节,刮风下雨,大雪纷飞都照例不变。
前几年父亲还特别关注我个人的问题,好像从去年开始不再他思考的范围之内了。过去还经常问见这个,见那个怎么样之类的话题。
现在不关注了,父亲也许觉得我真正长大了,独立了,有自己一套比较成熟的价值观了,也就不再思考我的事情。
儿子也到了中年,更不由他了。现在我和父亲的相处状态,越来越简单。周末去看看父亲,或者在家,还是父亲做一桌子饭,或者在外面吃顿饭。然后随便聊聊,就各忙各的,也算是互不干涉彼此吧。
有时候觉得距离产生美,对父亲也是这样吗?其实我和父亲一直是有距离的,他从不讲他的过去,我也不告诉他这些年的过往经历。我对父亲的了解,只知道父亲从不麻烦别人,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生活简单简朴,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极度有规律。
早上在手机上听刘和刚的父亲,还把这首歌发到了朋友圈,听的时候,眼泪哗哗的不断的流。歌里有一句歌词大概是,如果还有来世,还要父亲做自己的父亲之类的话语。
我一下就哭的哗啦哗啦的,人生苦短,真的时间过的太快了。还没好好报答父亲,父亲都老了。
父亲一生的沉默,其实是对孩子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也从不责骂孩子。我有时候觉得很沉默不好,我这个儿子听父亲聊天的话太少太少。
父亲老了,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时间都到哪去了这句感叹确实存在心底深处。父亲,沉默是你的本色,我知道你是不愿去麻烦任何人,更不愿轻易去麻烦你的儿子。
沉默而坚强的父亲。这些年我才渐渐明白做人做事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学会父亲的沉默,学会父亲的坚强,就能真正独立,并能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