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烽火戏诸侯”确有其事否?

“烽火戏诸侯”确有其事否?

作者: 風不定 | 来源:发表于2020-09-12 00:39 被阅读0次

    五百多年东周史,要从一个女人说起。

    关于这个女人的来历,《史记·周本纪》里是这么说的:

    夏朝末期,王室衰败,某日有二龙忽降于帝宫,对帝声言:“吾二人乃褒国二君。”夏帝惶恐,不知该如何应对,是杀是赶,亦或留养?卦象均说不吉。再卜,道收藏龙涎(即口水)可得吉兆。于是就按照礼式操办、祷告,收得龙涎藏入匣中。夏灭后此匣又传于商。商亡后再入周。

    直到厉王末年,才开匣来看。不想龙涎遍流于庭,除不掉。周厉王便让妇女裸着身子对之吼叫(此处的逻辑应该是古来有之的污秽之物可以辟邪,而裸女大概被认为不净),龙涎随之化作了玄黿(音同元,玄黿多解释为蜥蜴),钻进了周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七岁童女正巧碰上了它,待到十五岁时便怀了孕,因为无夫产子,感到害怕就把孩子丢了。

    厉王崩后宣王立。时有童女歌谣曰:“檿(音同眼)弧箕服,实亡周国。”意思是说,拿着山桑做成的弓和箕木做成的箭囊的人,会让周国灭亡。而宣王听见这句歌谣的当下,正好就碰到了卖这两件东西的一对夫妇。

    宣王欲杀之,夫妇逃于道。

    某夜,逃亡路上的夫妇忽闻路旁有女婴啼哭,出于怜悯便带上了她,一并逃入了褒国。此婴便是前文中碰到玄黿的宫中童女未婚诞下的弃子。

    以上均为《周本纪》的原文释译,这段类似于神话的故事写在了周幽王亡国的片段里。故事中的弃子,那个龙涎化玄黿后致孕生下的女婴,后世人称之为祸国妖姬——褒姒。

    这里要插一段关于“褒姒”其名的说明:

    “褒”是指她来自褒国,“姒”是她的姓。

    由于彼时女子有姓无名,或者说有名却不留史,所以史官们在记录她们的时候就采用了“某+姓”的形式来加以区分。

    “某”可以是其出身国家,比如“褒姒”用的就是这个记名法;“某”也可以是其在家的排行,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就是指来自姜家的大女儿(孟为行大,其后有仲、叔、季);“某”还可以是其丈夫的国名,比如“韩姞盈门”说的就是蹶父之女嫁于韩侯的故事……余者不叙。

    回到褒姒,还是以《周本纪》为据:

    数年之后,女婴长大了,生的是天姿掩蔼,容颜绝世,正合白乐天写杨贵妃的那句“…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

    时年幽王当朝,褒国人犯了事,便以褒姒献王以赎罪。值此,褒姒“一朝选在君王侧”。

    幽王三年,王在后宫初见褒姒,一眼万年,爱之彻骨。

    褒姒为周幽王生子伯服。

    周幽王为褒姒废后废太子,改立褒姒母子。

    再之后便是人尽皆知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褒姒不爱笑,幽王就想方设法逗她,不成。于是想起烽火台来。烽火台原是为沟通诸侯而设,当王都有外寇来袭时便可举烽火,诸侯见了就能千里来勤王。念及于此,幽王忽生一计,准备举烽火以逗褒姒。烽火起,诸侯悉至,见无来寇又悻然而归,褒姒终于笑了。幽王大喜,又数次。

    与此同时,周幽王废后驱太子的行径激怒了原王后的父亲申侯,他欲为女儿和外孙报仇,便暗中联结缯国和西夷的犬戎一族,择日进攻了周王都。幽王急中再举烽火,可诸侯们就和伊索寓言里的村民们一样,早已听不见“狼来了”。

    最后,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之下,尽数财物宝器被掳,包括美人褒姒。

    西周覆。

    这就是《史记·周本纪》里的褒姒。从龙涎邪祟,到童谣谶语,再到妖媚惑主、败乱纲纪,此正史之一录,让褒姒“祸国妖姬”的评价得以铁证如山,“烽火戏诸侯”一事,也似确然。

    此后,各代史、《列女传》、《太平御览》、《东周列国志》、三言两拍、《水浒传》……无不记录如此。

    但是,《周本纪》里的这一段到底是不是史实?

    褒姒确系龙涎妖女乎?烽火戏诸侯确有其事否?

    关于褒姒的身世,无需赘言的是,龙涎妖女说在今天看来无疑是个被编造且过度夸张化的神话故事,它不具备任何可信度。

    即便无视这个已知结论,单从时间线来分析,依然可以发现这个故事在逻辑上存在非常大的纰漏与谬误。龙涎化玄黿的事情发生在周厉王末年,即公元前842年,当时后宫的那名童女七岁。八年后,童女怀孕生子,也就是说,褒姒出生于公元前834年。而她入宫是在周幽王三年,即公元前779年。从公元前834到公元前779,这之间是五十五年。一个五十五岁的女人,被作为美人献给君王,这着实不合适。

    妖者不老,千岁尚有之,五十又何妨?那不妨再观其家世。《周本纪》里说褒姒原是个弃婴,后被一对做弓箭买卖的夫妇收养,这对夫妇是以逃亡者的身份寄居到褒国的,那么,褒姒应该是平民之女。

    平民之女进王宫,这种事情有没有?有。汉初的孝文窦皇后就是赵国清河观津一个普普通通的良家女。但是,窦皇后最早先是入宫服侍吕后的,所以,她是从宫女的身份一步步进阶,最后才成的皇后。而且,这发生在“臭汉脏唐”的汉。褒姒呢,在等级森严、宗法严明、礼教严苛的西周时期,以一个来路不明的平民女身份,被作为赎罪之礼献给周王做美人,这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但褒姒确有其人,这毋庸置疑。而她的真实来历和身份,已无详史可考,因此不可妄言。只是从她的名字,大致可以猜测她确是来自褒国。再则,“姒”为褒国国姓,或许其人可能就是褒国的一名宗室女,大概率是被名正言顺地送入周王室做美人的。

    至于“烽火戏诸侯”,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中就有过评论,引述如下。第三章《封建帝国之创兴》之第四小节《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他按了这么一段话:

    “史公言幽王宠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举烽,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为之数举烽。及犬戎至,举烽,诸侯救不至,遂杀幽王。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

    诸侯们即便看见烽火后都及时应召,出于距离远近之别的缘故,也不可能同时抵达王都,此是其一;

    诸侯们到达王都后发现无外侵,自然休兵歇顿,两日后返,这在我等看来都毫无笑点的事又何以撩动郁郁不爱笑的褒姒,此是其二;

    烽火预警是到西汉时才被发明与运用的军事手段,怎么可能早早就出现在西周末年,此是其三。(注:对于钱穆先生所言的烽火预警产生年代我有存疑,此处不证。)

    基于以上三点,钱穆先生认为“烽火戏诸侯”是“委巷小人之谈”,太史公之笔实误。

    既然如此,褒姒并非妖女,幽王也无戏诸侯一事,以上所述为褒姒正名的各论据如若都确然无误,那又有一疑不解:太史公何以如此?

    《史记》之伟大,其用史笔之刚正之严肃,何以有如此之失?

    定要追根溯源的话,秦焚诗书当为罪魁祸首。由于始皇帝的焚书之策,使得秦以前的诸多史籍诗作被毁,及汉,及太史公之时,可作参考和归整的先秦史料已所剩无多。

    翔实的史料才能有理有据,阙失的内容只有强补其说。周幽王到周平王的这段历史大更迭,史存实在寥寥。而太史公所记褒姒的故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取材自《国语》和《吕氏春秋》。

    《国语》的作者其谁一直是史学界讨论的热点,至今尚无定论,同被争议的还有《左传》。就目前学界的说法,在无更多实证出现之前,还是暂把这两本书都归在左氏门下。而首个提出左丘明是《国语》作者这个见解的,正是太史公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一文中有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处采信这个说法,只是为了说明太史公确有读过《国语》,至于《国语》的作者,并非本文的讨论要点。

    太史公读过《国语》,而《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中就有褒姒是龙涎妖女的一段文字,所以《周本纪》里的褒姒身世很有可能采自这里。

    戏诸侯一节,出自《吕氏春秋·论·慎行论》一文。《吕氏春秋》由吕不韦主持修撰,成书时间应该是战国末期,早于太史公百来年。太史公从《吕氏春秋》中取材,应该没有问题。

    只是在《吕氏春秋》里,周幽王是靠击鼓召诸侯,到了《周本纪》,太史公将之改成了举烽火。至于此处修正的原因,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单就修正这一行为,可知太史公作书时是有自己的考虑和逻辑的。

    也许《国语》和《吕氏春秋》里褒姒的记录就是太史公所能读到的关于褒姒的所有史料,但把这样荒诞的故事记入史册是否有失严谨?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来看:

    第一、现代科学浸染的今天尚且有信神信鬼之人,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太史公的神鬼之笔不是只用在了褒姒,上古五帝亦有神魔,甚至刘媪怀高祖,他也写了“蛟龙於其上”。那么,太史公本人对褒姒出身这个故事可能本就是信任的。因为相信而记录,这无可厚非。

    第二、写史的目的是否只是为了记真事?假设太史公并不信这个故事,那他在作书时本该略去这段不录,可他不仅录了,而且把两段文字做了拼合与整理,这又是为何?大胆猜想,因为这两段出自《国语》和《吕氏》。太史公录之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相信先秦史籍必然真实,而仅仅是为了记录那个时代、那以后的时代是如何定性这个人与这件事。那个时代认为褒姒是祸国妖姬,那个时代认为周幽王昏庸无道,那就要录之。就像每个开国帝王都要身负谶语,这种话术的目的到底是单单为了证明其人仙庇,还是为了昭示后来者:当时他们都信了。

    至于《国语》和《吕氏》为什么要这么写,不妨再来往前看一看。夏亡是因为桀宠妺喜,商亡是因为纣宠妲己,西周亡是因为幽宠褒姒:这三则根本就是同一个故事。

    或许,对于一个王朝的覆灭,那时候的史学家们还无力叙写。

    再或许,对于一个王朝的覆灭,那时候的男人们,还无能担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烽火戏诸侯”确有其事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pi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