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概看了一下 《我本芬芳》,这本书相当于杨本芬老师成年后的自传了。
之前读《秋园》的时候也会想,书中的子桦长大后,不知道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这本书就直接告诉了大家,她离开家乡后,在外地的生活,从学业到恋爱,再到婚姻到子女成才,一系列的故事都给大家讲得明白。
而老师得故事,并不是第一人称得自述,而是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将整个剧情一点点的铺展开来。杨本芬老师将自己化身为惠才,带着我们走入剧情。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隐忍:
老公一而再再而三地冷落她,她都选择了隐忍,委屈自己而过生活。没有想象中的甜蜜,没有想象中的浪漫,有的只是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无奈,就这样一步步走来,自己解决生存问题,自己解决孩子抚养问题,也换不来老公的一点点疼惜。以至于老公稍微为自己做丁点儿事情,都会让她铭记于心。深深地刻画出了中国妇女的无助。
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宽容:
他只关心工作,不关心家庭(家里所有活,全由她一人承担),不关心孩子(孩子生病都不管),不关心她(哪怕是坐月子,都对她不管不顾),她都原谅了他。
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贤惠:
操持家务,外出务工,她样样都来,不仅带好孩子,管好小家,还在操心着老公的老家,以及老公的父母,以至于每次去老家都是她独自一人,或者带着自己的孩子过去的,老公却从不出席。这在任何地方都是少见的,如若旁人,只会觉得,老公都不关心的事,自己何必瞎参合。
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坚强:
当发现自己不得不结婚时,她挺了过来;当发现没学上时,她挺了过来;当发现老公对她没有一丁点儿关心时,她挺了过来;当发现带娃工作如此艰难时,她依旧挺了过来……
这个故事以婚姻生活为主题,刻画了当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艰辛,惠才就代表了中国的一部分女性。虽说她的故事与我们的故事发生的时代不同,但是女性的艰辛却如此雷同。
惠才她一步步走了过来,带着悲伤带着绝望,最终孩子成才,也算看到了曙光,文章的结尾,依旧在思考婚姻的意义何在?
女性的悲苦在她的笔下,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