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吉岭有名的一些茶园都是在1856年前后建立的。虽然1839年这里的人口不过100多人。到了1881年已经达到了95,000人,茶园数量也增加到了100多个,开采这里的时候环境非常恶劣。所以现在人们能够喝到这里的红茶倾注着无数人的血泪。大吉岭的茶园分布在海拔300~2300米,绝大部分地区在1000多米,常年温度在8~25℃,有充分的降水量,可以为茶树提供足够的水分。
大吉岭地区下有一个西里古里地区,这里到临近周围山地的茶园都种满了类似阿萨姆地区的遮阴树,到了山里就不需要这些树,因为随着地势的抬高,云雾缭绕的气候,为茶叶遮挡住了强烈的阳光。这片从喜马拉雅山脉绵延下来的地区被称为备受祝福的土地。沿着溪谷和山腰,茶园遍布的地方几乎没有平地倾斜的角度不断增加。这样的地形让土壤保持了一定的酸性,也使灌溉更加便利。
最早建立的马凯巴里茶园2012年产量只有91吨。事实上大吉岭红茶的产量非常少,年均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如果碰到不好的气候条件产量甚至下降到7000吨。这个数目还不到印度茶叶总产量的1%。市面上在售的以大吉岭命名的茶叶,要比真正的大吉岭茶多出3~4倍。由于茶园的生产者们非常重视茶叶品质,所以那么这一产区的红茶尽管价值不菲,还是在市场上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虽然这里的总产量不多,但是茶园之间的竞争依然很激烈,当然这可能也是维持品质的秘诀之一。一般在高海拔产区的茶品质都非常好,不过大吉岭有着易于水溶的弱酸性,稀疏沙土能够更好的。将茶树固定在山谷的陡峭斜坡上,这些茶树能够吸收到喜马拉雅山上稀薄而干净的空气,生长速度的减慢,也增加了茶叶的内容物质所以大吉岭红茶有着得天独厚的香气。
这里种植的茶树总要有中国种和阿萨姆种。一般在茶园中两种茶树都有,只是比例不同。海拔较高的地区种植中国茶树越多,因为树种更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制作出来的茶叶味道也好。低海拔的地区就会种植生命力和繁殖力更强的阿萨姆种。因为大规模种植需要茶树更具有对天气变化的适应力。有一些茶园已开始通过育苗无性繁殖茶树。
由于山区的气候变化复杂。大吉岭地区四季生产的茶叶口感也完全不同。通常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茶树的冬眠期。到了开春茶树开始发芽,茶农就开始采摘。由于这个时候的茶叶将茶树冬天储存的营养转化成了能量,所以品质也最好,营养也更为丰富。这些初摘茶滋味比较淡,有着淡淡的清香,口感微甜中带一丝辣。到了4月以后开始采摘第二期,这就是大吉岭的夏茶。由于夏茶的味道更加浓烈,还有着成熟的水果香,所以更受人们的喜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8531673/e748884cb36e6bf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