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3年,北宋帝国与金国结盟,收复燕云十六州,达到开国以来最大版图。但是仅仅4年之后,北宋帝国突然亡国。这突如其来的“猝死”,虽然原因众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源于开国之初,北宋君臣对于吴起一句名言的误读。
战国时的吴起是中国古代史上仅次于“兵圣”孙子的第二号军事大师,后世对他的兵法著作《吴子》评价很高,经常以“孙吴兵法”与孙武的兵法著作《孙子》齐名于世。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吴起辅佐魏武侯时的一件轶事,引出了吴起的一句名言。
一次,吴起陪同魏武侯泛舟西河。船到中流时,魏武侯看到两岸险峻的群山,不禁对吴起说:“险固的山河是魏国最宝贵的财富呀!”但吴起回答:“在德不在险”。并且举了三苗氏、夏桀、殷纣的例子,说明君主不修仁德的话,纵然在地理上有险固的山河作为屏障,也会最终亡国。最后他还强调:“如果君主不修仁德,那么现在同乘一艘船的人也可能成为身边的敌人”。
吴起的名言“在德不在险”通过《史记》记载的这件轶事在后世广为流传,被很多君主奉为治国的重要准则。特别是北宋帝国虽然由于重文轻武,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不强,但是非常重视研究孙子、吴起等人的军事理论。曾经由朝廷组织编辑了一套包括《孙子》、《吴子》等七部兵法的《武经七书》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官方教科书。其中,最推崇吴起的是北宋帝国的宋太宗赵光义。但是,不幸的是,赵光义误读了吴起“在德不在险”的名言。
北宋初年,在确定国都的关键时刻,身为开国君主的宋太祖赵匡胤深感开封作为国都,在地理上无险可守;加之燕云十六州早在后晋时期,就被石敬塘割让给契丹(辽国的前身),如果将来北方的辽国铁骑入侵,将毫无险峻山河阻挡,一马平川地横扫中原,直达开封城下。
考虑到开封无险可守的地理劣势,赵匡胤动了迁都的念头,但是以他的弟弟赵光义为首的群臣出于对吴起“在德不在险”的名言无限推崇,认为开封虽然无险可守,但是只要大宋君臣实施仁政,百姓归心,就能抵挡辽国的进攻。最终,赵匡胤拗不过弟弟和群臣的劝诫,无奈地打消了迁都的念头。这为北宋帝国的“猝死”埋下了祸根。
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公元1123年联合新兴的金国灭亡了辽国,他随之沉浸在帝国“盛世”的幻象中。但是,4年后,金国大军南下,很快就攻陷北宋都城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洗劫一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北宋由此灭亡。
为何北宋君臣会误读吴起“在德不在险”的名言,并最终导致亡国呢?
实际上,吴起的“在德不在险”是在与魏武侯泛舟西河特定的特定环境下,遵循“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借题发挥,规劝魏武侯不能单纯自恃山河险固,穷兵黩武,忽视仁德,最终因民心丧尽而亡国。
但是,北宋君臣并没有真正理解吴起用“在德不在险”规劝魏武侯的深意。没有充分考虑开封无险可守的地理劣势、宋军战斗力低下的军事劣势,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施行仁政,宽厚待民,就可以抵御北方民族的入侵。
北宋亡国的深刻教训启示后世,对古代先贤的言论,不管听起来多么有道理,也一定要深刻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根据自己面临的实际状况,正确地运用。否则,一味盲从,生搬硬套,就很可能重蹈北宋“猝死”的覆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