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喜欢爵士音乐的中学老师乔·加德纳,终于等来了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他深信为演奏而生的他终于要梦想成真了。他充满了无比的期待。在与乐队谈好之后回家的路上,因为与朋友打电话遭遇了意外,误入了“生之来处”——一个奇幻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他碰到了另一个灵魂:22。22对地球世界充满厌恶,一直不想离开。乔想让22帮助他返回到地球上自己的肉身,却因过于心急,带着22一起回到了地球,并且22进入了他的身体,而他自己进入了一只猫的身体。要重新换回身体,就必须重新回到他们出发的地方。在地球上短暂的时光,乔为换回身体而殚精竭虑,而22却是第一次来到地球,她“借着”乔的身体逐渐感受到了地球上的美妙,那是一块诱人的披萨入口的味道;是阳光穿过树梢,微风吹落树叶的温暖的感觉;是无拘无束躺在大街上,享受头顶天空上白云飘动的放松;是理发师朋友感受到被关心而发自内心的感动;是妈妈终于支持自己梦想给予的理解的爱……22似乎开始接纳和喜欢这个地球了,她不想回去了,她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就在原本换回身体的时机成熟的那一刻,22选择了逃跑。自然,乔很生气,他费尽心思,只是想在演出前赶紧找回自己,绝不可以错失这次梦寐以求的机会。他做到了,但是他对22的斥责也彻底摧毁了22的信心。乔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奏并且取得了成功,而22也回到了那个黑暗的世界,变成了“恶魔”。第一场演奏结束,曲终人散,乔送走为他感到骄傲的母亲,这时乐队萨克斯手多茜娅出来了,她也向乔表达了祝贺和赞美,乔问到,那接下来呢?多茜娅说,明天晚上回来,再来一次(演奏)。乔顿时沉默了。多茜娅问他怎么了,乔说,“为了这一天,我等了一辈子,我以为我会有所不同”,多茜娅回答到,“我听说过一条鱼的故事,它游到一条老鱼旁边说,‘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海洋’的东西’,‘海洋?’老鱼问,‘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啊’,‘这儿?’小鱼说,‘这儿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乔不再说话,他回到家,心情低落,坐在他最心爱的钢琴面前,他试着弹奏他心中的“火花”,但直到他瞥见他从口袋里掏出的那一连串的“小礼物”:树叶、棒棒糖、披萨块……他和22一起经历的那些瞬间,他回忆起自己生活中种种平凡而快乐的时光,他想起了自己曾对22说过的话,他终于意识到接下来他要做什么。他返回了“生之来处”,他要帮22重新找到对于人类生活的兴趣,即使他要为此付出生命。影片的结局是圆满的,22回到地球了,而乔也因感动了心灵学院的导师们获得了新生的机会,乔说,他不知道他会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将认真度过生命的每一分钟。
有人说,这是一部年度治愈之作,在这个急功近利、一刻不停的竞争、每个人都在为追逐梦想而疲惫不堪的社会,它却告诉我们梦想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看天、走路、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普通人的一生也弥足珍贵。也有人说真实的生活不会是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可视的、细微的、易得的美好,它不过是以中产的视角想象出来的普通人的故事。还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其实是残酷的,因为乔是在获得成功,体验过成功的感觉之后转而回头去捡起生活中平淡的美好,但对于那些从未得到过的人而言,他们或许没有资格说自己不想要,“有机会挑拣快乐的人都是曾经爬上巅峰看过风景的人”。
所谓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因为生活经历的差异对同一个角色都会产生不同的观感。对我而言,乔前后的变化让我想到了最近阅读的一本书:《时间心理学》。
《时间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约翰·博伊徳合著的作品。作者认为生活总是在不停地进行一些关乎我们生存的决策,内心的思考决定了每一次做出什么样的决策,进而触发相应的行为。每一种行为都会带来具体的结果。而事情的结果又会引发我们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在我们谈论这些心理感受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忽略先前的心理决策,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做还是不做或者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呢?作者认为,某种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影响个人大部分心理决策的机制是“时间观念”——你对时间的态度使你做出不同的决策,而自身却往往没有意识到。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时间观念以及时间观念如何左右我们的决策,并且学会调整极端或不平衡的时间观,形成一种最理想的时间观念类型,那么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同情境时,就更可能做出最佳的决策,将自己从固定的时间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