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路遥《人生》

路遥《人生》

作者: 秋之雨 | 来源:发表于2016-05-22 20:04 被阅读81次

    人这一生,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大概是我看完这本书最想说的话。

    《人生》以改革时期高原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因为工作问题,离开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同时讲诉了高加林与姑娘刘巧珍和同学黄亚萍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种种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时代背景下艰难选择的悲剧。

    看完这本书,好友说高加林就是个人渣,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非常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生长于大山,极力渴求外面的世界,心有不甘只是为了走出大山,而放弃了曾经以为最挚爱的女孩,而选择投入一个城市黄亚萍的怀抱,只是因为那个女孩可以给他带来未来。虽说对爱情的不忠,让人觉得愤恨,但是仔细想想,为了自己的未来而被迫做出来的选择,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迷茫了爱情,都是为了梦想一词而已。

    在他的身上更看到的是一个青年人的可悲之处,大概是可以在他的身上找到共鸣,一种极力想要成功的心态,自己对事情的摇摆不定的懦弱之感。而这本书从一个年轻人的各个层面讲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带给我们思考。

    对于爱情。对于大山里的爱情,像那宽广而又壮阔的黄土高原一样,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淳朴而又浓烈质朴的情感。那些情感迸发于青年人之中,为了爱情而牺牲一切的壮志。就像当初巧珍对高加林一样,原以为大胆为了爱情追寻就能收获对方芳心,却不料还是未能守护,无论多么的热爱不舍,却只得放弃。而对于黄亚萍与高加林之间的爱情,却又显得在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家庭地位的差别是两个人之间的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就算是你多么喜欢,两个人的差距在现实面前还是没办法化解,最终我们只能选择妥协。所以爱情,我们要过得明白点。

    对于生活。贫穷、卑微是大多数路遥笔下故事的背景,高加林出生于大山下的农村,那里充斥着些许的愚昧无知但又不乏真诚。而那里又有着一些稍微富有的小阶级,但是由于思想文化的落后而让他们无法摆脱思想的桎梏。所以对于高加林这种文化人,他极力想要摆脱这种现状的心态完全可以理解。而自身贫穷的在遇到县城里的姑娘黄亚萍时,对于未来理想生活的渴望充斥着他,以至于后来他放弃了最原始的爱情。这本书中,贫穷的生活被路遥展现无疑,贫穷导致了他的自私、卑微、胆小。但是无论在现实或者书中,作者真正讽刺的大致应该不是生活上的贫穷,而是思想上的贫穷。

    对于理想。高加林生于大山,是那里少有的青年人中受过教育的,而受过教育后的他当然不想与大山为伴,他的理想是走出大山。当他真正的走出大山,看到外面世界的繁华之时,他感受到了这个大山之外的魅力所在。当了记者后的飘飘然,取得小有成就的小自大,但同时而拥有了更大的理想,那就是去更大的城市,看更大的世界,过更好的人生。事与愿违的可悲,后来故事出乎意料,他又被迫回到了大山。这本书对于一些年轻人的理想略带讽刺之意,因为这个世界往往最不缺少有理想之人,二缺少的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它的人。

    无论是《人生》还是《平凡的世界》路遥的笔下拥有一个永横的主题,那就故事最后对于真、善、美的回归。路遥歌颂真诚与善良,然而大多数时刻,这种的情感已经不太适合当今的社会,但是无法否定,这种写法还是在很大的程度上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人生》应该是一部青年教材。它符合了许多年轻人的心里,他们有理想、怀才不遇、愤懑不平,渴望在世界上找到共鸣,这些都是高加林身上的特点。我们真正的去感悟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却是满满的感伤,生于大山下的悲悯,而对了外面世界的无限渴望,即使再大的工作激情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最后终于有点成就,却又被现实打败回归到最初的无奈。

    《人生》用一句话概括: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戏剧化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遥《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zo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