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shao4)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先生的翻译是: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自杀,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说:这样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吧?
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使天下没有战争,都是管仲努力促成的。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
【唱反调】
《论语》念得多些集,就落下这样的印象:里面描述的孔子似乎经常会否定别人的看法,你说某某好的,我就说ta的不好;你说某某不对,我就说ta对,或是怀疑。也就是说,仅仅以《论语》的记录来看,孔子他老人家时常会发表跟对方辩友唱反调或是抬杠的言论。当然也有肯定的时候,比如在与同学们谈志向的时候,很赞赏曾点的说法‘吾与点也’,但这方面的例子似乎不多。这一集跟上一集一样,又是唱反调的例子。当然,如果上一集最后那句话“其然,岂其然乎?”删掉的话,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内心觉得孔子不该有这样的表现,因而质疑类似‘其然,岂其然乎’这些很突兀的原文。应该把这方面的例子做个统计,看看有多少集出现了孔子与别人观点不同的情况,拢在一起来念就知道哪些言论与孔子一贯的风格相矛盾的地方了,这些地方就很值得谨慎对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