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金素琴,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从前慢
你有多久没有为秋风中的银杏树驻足,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一片落叶,聆听生命的故事?你有多久没有为满天的繁星感动,悠然惬意地踏上田间的小道,细嗅青草的芳香?你又有多久没有为案上的一本书牵心,毫无保留地投入书中的世界,忘却时光的流淌?或许,答案是让人失望的罢。
人总是对速度不懈追求,甚至可以说是过分执着了。或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或是出于人性本身的渴求,人们加快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一种群体无意识的盲目包围着你。有一天,当你累了、倦了,抬头望向天空,被夕阳摄人心魄的美所震撼时,恍然有所悟:人生也可以如清泉般缓缓流淌。忽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欣喜。且看古今之人,对“慢”的追求从未停歇。
人们每每提及陶潜,必钦佩其人之隐,其诗之平淡自然。殊不知,他醉心于闲云野鹤的田园生活背后正是对“慢”的追求。正如其诗中所云:“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潜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不愿被政治官场的牢笼所束缚,返璞归真的田园闲居才是诗人心驰神往的仙境,故其诗中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淡淡的喜悦。陶潜爱菊,家宅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至今为人传唱。傍晚时分,山中萦绕着蔼蔼雾气,远处,几对归巢的鸟儿在诗人的目送下消失在天际。诗人俯身在篱笆下摘下几朵菊花,不经意间回首,远处群山绵延,如身在画中,想必诗人也迷醉期间了罢。每每读及此句,仿佛总能看见一位身着白衣的长者手捧菊花,随风飘然而逝,浪漫得过分。然而隐逸对陶潜的影响绝不止于远离政治。静观,使诗人于社会生活的某些情感得以淡化,对外界的感知得到丰富和发展;凝神,脱离种种思想的累赘,获得另一种视觉和听觉。生活的慢节奏给予陶潜一颗倾听自然的纯净之心,也使得他对生活别有一番透彻的认知。我想,这便是“慢”的乐趣了。
木心先生有首小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诗中钥匙之于锁即爱情中你之于彼,不妨将其和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句相联系,大有共通之妙。慢之于爱情,不是缠绵悱恻,更不是轰轰烈烈。真正长久的爱情,往大处说,是一生一世的陪伴、深入骨髓的信仰,往细微处即是生病时的一杯热水,疲倦时的一个拥抱。爱到深处终归于淡而已。我也曾听过淡如诗般的爱情。秋日的午后,独自徘徊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享受着江城秋季难得的温暖阳光,耳机里是厦门大学电台的广播声。这一期的主题我很喜欢,讲述的是合肥张氏一族四姐妹羡煞旁人的姻缘。电台主播的声音如山间静静流淌的小溪,我不禁沉醉其中了。1929年,到中国工学教书的沈从文陷入了一场无可救药的爱恋之中。他疯狂地给自己的女学生张兆和写情书,一封接一封。张兆和冲进胡适先生的办公室投诉,胡适看了沈从文的信说:“沈从文先生固执地爱你。”兆和反答:“我固执地不爱他。”可是,谁也不曾想到,沈从文硬是凭着湖南人的那份蛮霸和韧劲喝上了爱情的甜酒。从此,张兆和成为沈从文生命的一部分,陪着沈从文走过了1949年的精神崩溃和惊心的十年文革。然而,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似乎也变得浮躁了 这样执着纯粹的爱变得弥足珍贵。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一段感情预设太多的前提条件,爱情和房子、车子、金钱捆绑在一起,越来越有向物质化、功利化靠近的趋势,俨然成为利益的附属品。又有谁会为爱情唱挽歌呢?前些年,“裸婚”一度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当然针对这一现象大众褒贬不一。而在我看来,“裸婚”被赋予特殊标记,一方面是对一对恋人超越世俗的勇气的赞叹,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种审异或者说是怀疑的态度。和“裸奔”之“裸”一样,旁观者往往以一种看待异类的眼光审视它的存在。可见,人们太容易将爱情和利益挂钩,忽视了纯粹美好的爱情本身就是获得感的来源。爱情就如一杯美酒,与其增添什么催化剂,不如让时间去慢慢地使它发酵。
那么慢生活之于你我呢?
年轻人常听长辈说起他们赶路的故事。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我、弟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中的第一辆交通工具——一辆人力三轮车,还是弟弟上小学那年买的。没有车,爷爷奶奶又舍不得花钱坐车,如果碰上出远门,那就得天没亮就出发,接近晌午时分才能到达目的地。至于小小的我,常常坐在爷爷的肩上,随心所欲地打瞌睡,从不担心掉下去,等到睡眼惺忪地睁开眼已经差不多到了。看来,我竟也算是半个“赶路人”了!现在人们出门,自然是希望越快越好,稍远点儿必会找个代步工具。大多数人不再期待途中会有哪些景色,不再在乎路上又会遇见哪些人、事。就这样,人们在急急忙忙、浑浑噩噩地追赶中,错过了身边的风景。不仅如此,而后又为了抚平心灵深处某种莫名的空虚、恐慌,花费大量的金钱、精力乘上飞机或汽车赶往某个风景宜人的旅游景点,结果自然是无法找寻到心灵的平静,于是向身边人抱怨风景名胜不过如此,实则是心境无法与眼前景色匹配,反让无辜美景背上了不可承受罪名。或许,这便是现代人过分追求速度所导致的心理症结罢。
慢是一种超然脱俗人生态度,一种独辟蹊径的睿智,一种别具一格的人生体验。慢之于宇宙,即是四季循环往复,万物生生相息;慢之于人类,就是始于初心,终于信仰。在快餐文化的今天,慢,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企图唤醒人们对精致生活的向往,而慢究竟将以怎样的方式重返人的心灵深处,却是一个无解的答案。人们试图抓住它,最终不过流沙过隙。与其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得面目狰狞,不如沏一杯不浓不淡的茶,在你的舌尖寻找它的踪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