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砍柴书院
人的这种潜意识状态,才是最可怕的

人的这种潜意识状态,才是最可怕的

作者: 啥都懂的小灰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17:33 被阅读84次

这几天双十二剁手的书陆续到货了,看看自己丰满的书架,有一种丰满的自足感。不过很多人都会问这一个灵魂拷问:你真的看得完买的这些书吗?

说实话,我确实看不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一直买买买。但是这会让我有极大的愧疚感,是啊,看不完的书,除了买的时候能缓解我的焦虑,让我自我满足一下,还有什么用呢?

后来,我翻到了塔勒布的《黑天鹅》,他在书中举了个例子:有个意大利作家,他家里有三万本书。人们经常问他,你买这么多书读的完吗?塔勒布说问这种问题的都是愚蠢的人。

我感觉很诧异。

塔勒布的解释却让我茅塞顿开:没读过的书比读过的书更有价值,书架上那一排排想读又没读过的书,时刻提醒你自己的无知。

比自己知道「读不完」相比,更可怕的事情是「不知道自己无知」。

01 你知道你无知吗?

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搞笑诺贝尔奖」是一个什么样的奖项吗?或者说,拿到这样奖项的人,到底是大牛,还是渣渣呢?

电影界里面有很多正宗的表彰那些真正电影人的奖项,比如美国的殿堂级「奥斯卡奖」,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德国柏林」和「意大利威尼斯」,而那些恶搞年度烂片的奖项,比如「金扫帚奖」,国际上比较知名的「金酸梅奖」。

参照一下,「搞笑诺贝尔奖」可能是个模仿诺贝尔奖的搞笑项目,大概率是恶搞的。

后来手贱百度了一下,多亏了自己百度,让我「知道了自己是个无知的人」。

如果说诺贝尔奖是当代文化的风景线,覆盖人类文明很多领域,是这些领域中或大或小的里程碑,那么能够入选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其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

他们的研究看上去十分好笑,但却引人深思。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含金量的「奖项」,只是,给了那些另辟蹊径,研究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又不常见的研究。

比如,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主题是「心」,获奖的都是这类研究:

医学奖:使用过山车来加速肾结石脱落

人类学:在动物园里收集证据,证实了黑猩猩模仿人类的频率与人类模仿黑猩猩的频率一样,且做得一样出色。

生物学:证实了葡萄酒专家可以通过气味识别葡萄酒杯中是否有苍蝇存在

化学奖:通过测量发现,人类唾液可作为肮脏物体表面的良好清洁剂

文学奖:记录了多数使用复杂产品的人们都不会去阅读说明书。

营养学:计算出了吃人肉所摄入的卡路里热量远低于从其它传统肉食中摄入的卡路里热量。

经济学:研究了雇员使用扎小人诅咒老板是否能缓解焦虑。

别以为“搞笑诺贝尔奖”是无聊人为哗众取宠而搞出来的噱头,其幕后搞手其实是哈佛大学教授,而获奖者中也不乏饱学之士。

比如,每年都会在「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台扫纸飞机(扔纸飞机是该奖项的传统)的罗伊格劳伯,在2005年缺席了,因为他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何况,来给这些获奖者颁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得主。

在心理学上,对于我这种因为自己「无知」而过于「自信」的现象,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简言之,越是对知识或者技能一知半解的人,就越有自信心。

而这个心理学研究,获得了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且被广泛的实证。

说实话,有时我挺无知的,还无知的很自信。

02 邓宁-克鲁格效应

邓宁和克鲁格做了一个实验,系统地针对个体对其能力的自我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他们首先让被试完成一套标准能力测试题目,然后让其预测自己答对题目的数量,并预测相较于其他被试,自己的能力排名情况。

打个比方:小A参加了高考,然后小A自己预估一下对了多少题目,顺便在预测一下在同班中排名第几。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一般有两部分构成:一个是你在某个领域的技能水平,另一个,则是你对这个技能的自我评估的能力。

他们研究发现,那些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估能力也差。越没能力的人,反而越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那些真正水平高的人,反而还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想想有时候确实是这样。当我接手了一个可能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却往往结果超出我们了自己的预期,而自信乐观的那些「笃定」会完成的任务,总会被打脸。

之前在看「奇葩说」的时候,这样的现象更加明显了。我大学的时候打过辩论赛,所以我知道高手的辩论赛是什么样子的,我折服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陈铭,比如詹青云。

但是弹幕的很多网友,在评论詹青云的辩论时,就颐气指使的说「就会诡辩」,她也就会「偷换概念」。但事实上,她严谨的逻辑,推理的演绎艺术才是她的能力。

是啊,当我不懂的时候,我也就分不出来什么是好与坏了。

03 落后使人无知,进步才让人谦虚

我们常说骄傲使人落后,但这往往只是一个借口。

我们落后于别人,真的只是因为心态上的「骄傲」吗?其实我们无论是谦虚还是骄傲,根本原因是,我们低估了「求学之路」的难度。

这种难度,可不是心态上的改变就能改变的。

有人把「邓宁-克鲁格效应」绘制了一张图,来解释「求学之路」的艰难:

这个曲线的形状是随着技能的增长,一个人的自信心会快速到达高峰 → 快速跌入低谷 → 缓慢爬坡 → 最终达到真正的高峰。

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你以为自己挺厉害!因为你根本看不懂什么叫厉害什么叫不厉害。

前段时间有个小伙伴小灰天天跟我哀叹自己的公司毫无意义的加班,他们感觉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重复毫无意义的工作,小灰感觉这样的工作毫无意义,基本上没有任何含金量,都是可见的那些步骤,那些动作,那些执行细节。

后来我问他,你们公司营收怎么样?他说,一个月营收5000万。

这种吸金能力,都快赶上很多公司的年收营了,根本没那么简单。

后来我又问了一些细节,比如如何维系用户,如何在群内做转化抓手,维系用户体验等等,他的回答,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

是啊,他或许是因为被「加班」这种令他反感的东西,蒙蔽了他发现「学习」的眼睛,或许是完全不服比他小3岁的顶头上司的管理。但其实,很多时候,真的是我们的无知害了我们,让我们自己自发的选择了「原地踏步」。

所以,与其去抱怨,不如让自己有一个空杯的心态,有一个学徒者的心态,反问自己一句:我是不是真的太无知了。

年底将至,我们与其沉浸在自己做了哪些事情的光辉中,不如回顾一整年来,我们哪些事情是一直想着做却依然没有行动的事情,回顾一些什么知识,是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事情。

正如开头塔勒布的「反图书馆」的做法:时刻提醒自己的无知,才是最好的进步,也正如罗素的那句名言:“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

相关文章

  • 人的这种潜意识状态,才是最可怕的

    这几天双十二剁手的书陆续到货了,看看自己丰满的书架,有一种丰满的自足感。不过很多人都会问这一个灵魂拷问:你真的看得...

  • 这种人,才是比毒品更可怕的

    有人说,向别人诉说自己不愉快不开心的人比毒品还可怕。 实际上,根本没有人会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愉快和不开心。 而,比...

  • 这种懒才是最可怕的

    你能想到的懒都有什么? 只想这样摊着摊着~ 生活越来越便利,足不出户可以衣食无忧~于是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胖...

  • 原来这种暴力才是最可怕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暴力,它不知不觉中在慢慢的入侵我们的精神,令我们变得压抑,自我怀疑,恐惧等反应。它是一种隐形...

  • 这种人太可怕

    最近很火的一个问题。 问:“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 答:我见过的最不求上进的人,既不是学霸又不全算学渣...

  • 这种人最可怕

    曾经有人玩空间留言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成熟? 我说:能够照顾自己,也能照顾他人。 现在去看,觉得当时的想...

  • 一个不上进的中年大叔

    人到中年,最害怕是无能力,无经济,无颜值。这“三无”着实可怕,然而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状态下,却依然生活得自由自在,毫...

  • 对亲人要耐心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越亲近的人脾气越大,因为在亲人面前,心中才是安定的,才是没有畏惧的,我们潜意识认为亲人能够容...

  • 可怕的潜意识

    今天去检查身体,检查出来一点小毛病。 检查出来后,反而松了一口气似的——因为潜意识里觉得,有些事不会那么顺利。现实...

  • 潜意识的可怕

    潜意识,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觉察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的这种潜意识状态,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f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