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手记
“我女儿中度抑郁已经休学快一年了,如果下个月仍无法回学校上学怎么办?”
这是L女士🚺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仔细的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意思,等待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高一开学住校后,每周回来都会向我倾诉新的学校生活她多么多么不开心,从去年11月份开始陆续因严重头疼请假,后经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开始休学已经近一年,一提到复学孩子情绪就烦躁大喊大叫的,如果她一直不能回学校上课,将来怎么在社会立足?老师我现在该怎么办啊?”
L女士边说边哭,我连忙给她递上纸巾盒,轻声说道:“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慢慢解决。”L女士双眉紧锁,一连抽了好几张纸巾。趁这功夫,我仔细的端详了L女士。
虽年过40但身材保养的很好没有发福迹象,没有化妆但衣着很得体不过分夸张又精致素雅,显然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女子,眉眼神态中透露着很好的亲和能力,想必平时生活工作中应该是一个讨人喜欢的知心姐姐。
沉静了一会儿,L女士不再哭泣。她接着告诉我:“我女儿从小就学习成绩非常好,初二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经常会玩到凌晨才休息,我那时担心这样会影响她休息,就会反复提醒她该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她嫌我说的多了很烦,我们就演变成了争吵。上初三因为升学压力的缘故玩的会少一点点,但是她经常会说压力很大,还有头疼的症状发生,后来学校公布了保送名单,女儿在保送上高中名单中,不需要参加中考,压力缓解后就没再有头疼的情况发生,接下来的几个月女儿就是没日没夜的玩网游。”
听到这里我打断她问道:“说了这么久你女儿的事情,那么你这次来是想解决你自己的什么问题呢?”被我这么一问L女士明显一愣说:“我没问题我很好,就是我女儿现在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相处,所以来这里想问问老师我该怎么办?”
经过短暂的交流发现L女士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我们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被我们称为“老好人”,他们貌似没有脾气,对人特别友善,也让人觉得挺善解人意。可是时间一长,你对这种人往往失去了兴趣,而他自己其实也挺纠结,总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或感谢。在心理学上对这样的人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迎合型人格障碍”。
作为一个心理服务人员,我的任务不是去说教她,而是去启发她。我不企图给她克服困难的魔杖,而是要帮助她重拾自己原有的客服困难的魔杖。针对L女士的情况,我采取3个咨询步骤。
步骤一:宣泄不良情绪
帮助她宣泄出她长期压抑的不良情绪,我一再承认她当前面临的困难,女儿抑郁休学一年多,她现在有这样的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同时,我还肯定了她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举动。“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是,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以更快、更有效的帮助女儿重新振作起来。”
步骤二:分析家庭关系
帮助她回忆过去与女儿、丈夫以及婆婆在生活中的沟通模式,发现她因为沟通不畅的缘故对丈夫、婆婆有很深的积怨,不愿提及、不曾分析、不想改变。而在与女儿的沟通中缺少了倾听与同理心,着急用个人经验去给女儿出主意、提建议,导致在女儿青春期期间与女儿的亲子关系紧张,这也是导致女儿抑郁的一部分原因。
步骤三:采取具体行动
改变与女儿的沟通模式,变给建议、出主意为用心倾听,感受女儿现在内心焦灼的状态,梳理女儿现在的压力来源并逐个解决,不在纠结在不上学就没未来这件事上。
主动找老公沟通感受,不指责、不泄愤,只描述事件带给她的感受,不用冷暴力手段让关系继续恶化。
个案分析
心理服务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人的自信心,使人通过改变对当下不利环境的认识,来增强对自我的良好感觉。
在本个案的过程中,我首先帮助L女士宣泄掉她在家庭20年中所承受的痛苦、压力、无助,并通过运用聆听、贯注、沉默等技巧来传达我对她的感同身受,使她对我产生极大的信任与好感。特别是我与她分享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经历及感受,缩短了我们之间心理距离,这为她的自我反省奠定了基础。
在L女士的个案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她被压抑的无助、失望、痛苦的感觉。如果对她的这些情绪置之不理,直接指点她接下来怎么做,往往会事倍功半。因为她的情绪依然围绕着她,理性的思考会趋于低迷。这时,外界的建议只是一种强加,难以被她接受、内化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心理咨询要懂得运用聆听技巧。如果我一上来就急于劝说教导L女士,那么她就会感到恼火和失望,觉得我根本不懂得怎样理解她。正因为我给她倾诉的机会,了解她的烦恼与苦衷,才能获得她的信赖。
心理服务“助人自助”之用意何在?
在与L女士到交谈中,我刻意回避直接答复她的提问,意在促使她独立思考,而不依赖他人的指点。其实,L女士不断向我提问,是想让我肯定她的某些想法💡。换句话说,她是在寻求权威人士的肯定,如果我直截了当的告诉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无形之中变成了她心目中的神,而这是我做不到的事情。
作为心理服务人员,我们的作用是推动她人去主宰自己的命运。L女士想让我替她决策是其回避责任的表现,而我要帮助她积极地面对现实,独立决策。这就是心理服务“助人自助”的用意所在。
咨询话外音
抑郁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表现为沮丧、挫折感,对生活感到失望,伴有对各种活动丧失兴趣,失眠,食欲不振,难以集中注意力和体能下降。在13~15岁之间抑郁症状明显增加,女青少年抑郁约为男孩的2倍,这种差异持续终生。如果任凭抑郁症状持续将严重影响社交、学习和工作能力。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青少年期是一个疾风狂涛的时期,所以教师和父母通常会低估青少年抑郁症的严重性,他们错误的认为抑郁只是一个匆匆而过的问题。
血亲研究表明,遗传对抑郁起着重要作用,基因可以通过影响大脑中相关区域的神经递质的平衡来降低抑郁情绪,这些区域负责掌管对消极情绪的抑制,或控制体内激素对压力作出反应。患抑郁症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中,抑郁症和其他心理失调的发生率也较高。
早熟的女孩容易抑郁,青少年期的性别分化常常使女孩变的更被动,依赖性强,这是在复杂文化中,青少年完成社会期望的任务是的非适应方式。反复的受打击感觉会使女孩产生非常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在应对未来挑战时更加失败。因此,压力体验和应激反应共同作用,使抑郁一直持续下去,重度抑郁会导致自杀的念头,而这种念头反复出现会转化成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