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的出差,开会的开会,周围一切都安静下来了,让思维顺着自己的轨道溜溜地一路小跑,看看能挤出些什么成分来。
回头想想,自去年7月份开始,自己因一些无谓的争论而影响了写东西的兴趣。自后很长时间未提笔,等再有感想欲提炼出来的时候,笔下却生涩得很,怎么写怎么不流畅,似干瘪的馍馍,一碰就掉渣渣,再稍微一触就会断裂,碎掉,撒落一地,无法拼凑。如何修补都无济于事。我这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挤出时间去实地体验,构思,酝酿,去书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七零八落的那点可怜灵感。终于到了去年年末时有了些许起色。早晨起来能顺着自己的思路,组织些语言了,虽然仍不饱满,也不似海水般潮涌,但能有自己的想法了,偶尔还能冒出一两句很是令自己得意之片断。谁知,就在那时,又不期而遇地出了点意外,之后就是烦心的琐事,操心的私事,揪心的难事,上火的闹心事,一系列下来,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太消磨心志了,神经衰弱犯了,最弱项的与人周旋一点点的在一次次失败中逐渐变强,而自认为很强的写作功底却消失殆尽。
琐事磨练,对万事万物的简单看穿,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文字是那样的苍白,写作是如此的一文不值。顿时有了放弃的念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这时体会颇深,况且我还只是“一瓶不满半瓶不够”的半成品,更不屑一说。
年后复出工作中,又与文字打起了交道。不用说,这种心境下写出的豆腐块可以想像的出来,有多么呆板僵硬。
慢慢地,走进工作岗位,拿起那支轻如羽毛又重如万斤的钢笔,沉下心去,让灵魂靠近游走在灵感轻轻敲窗,悄悄探出头来又倏忽飘走的刹那,它袭来时犹如春草悠悠,鲜花争艳的美妙再次浸入心扉。一点点地,潜移默化地,思维发生了变化,心绪也随之变平和,眼界变开阔了,沉寂慢慢冰封,美丽渐渐充裕。此刻才幡然醒悟,无论如何蹉跎感叹,无论如何风霜雪雨,只会让笔下的感情更丰富,见解更独到,视角更敏锐。这时才意识到,心中对文字的那份痴迷与执着,是如此的割舍不下,它已融入我的身体,植入我的骨髓,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不,应该是大部分。
向窗外一望,阵阵微风拂过,一树树刚抽出幼芽绽放嫩绿的春天,正徐徐走来,竭力韵染着这个经过了严冬,万物萧条的季节。这时的春,格外的温馨,格外的亮眼,格外的给人暖意。
这不正是我现在的真实再现吗?春来了,浅浅地绿,却能带给人无限的希望。
希望就在手中,希望就在笔下,希望就在灵感涌现的瞬间。只要有希望,一切就美好。
笔,我的希望,你来了,我的春天到了,那夏天还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