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渌水亭杂识

渌水亭杂识

作者: 青者言墨 | 来源:发表于2021-12-27 20:09 被阅读0次

翻看《渌水亭杂识》,有一则关于娑罗树的记载:五台山的僧人夸口说,他们那里有一种娑罗树,非常灵异,于是画图雕版,大加宣传。但是巴陵、淮阴、安西等到处都有这种树,实在不是五台山独有之珍。又听说广州南海神庙有四侏特别高大,现今京城卧佛寺也有极高的两株。同样的树,有的声名大噪,有的默默无闻,看来草木的命运同样也有幸运或不幸呀。

还有一则,说京城遗族讲述前朝万历年间西山戒坛的盛况,四月间游女如云,车马络绎不绝,一路上到处是茶棚酒舍,甚至有带着女人游玩的人。一位无名诗人嘲讽道:“高下山头起佛龛,往来米汁杂鱼盐。不因说法坚持戒,那得观音处处参。”

此时看佛,全是一副旁观者的口吻。此时的成德不会知道,他将来也会迷恋佛法,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愣伽山人”的别号,常常伴着青灯古佛倾诉伤心。一个永远在顺境中行走的人不会信佛,只等他真的遭受了打击,遭受了那种非人力可以挽回的打击,才会倾心向佛,再无二志。

成德还记下了许多读史的感悟,虽然简短,但颇有见地,他的咏史词写得好,从这部《渌水亭杂识》可以看出来。譬如他在读唐史这后留下这样的一则笔记,说唐肃宗撤回了西北边防军以平定内部的叛乱,从此边防无人,京城就成了边疆。明朝放弃三卫,便走了唐朝的老路。

还有一些记载显示着成德的渊博,比如这一则:王勃《腾王阁序》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时的人都以为奇绝,但这两句并非完全是王勃的原创。庾信《马射赋》有:“落花与翠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隋长寿寺碑有“浮云共岭松张盖,明月与岩桂分丛”,只能说王勃的句子青出于蓝。

西学也是《渌水亭杂识》中笔墨颇多的内容。那还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但主流社会始终无法接受西学,夷狄之辩的学问怎么能超过中原大国呢,这不是学术问题,而是上千年积淀下来的优越感与自尊心的问题。只有天真如成德,既然以旗人之身投入了汉文化的汪洋大海,那颗充满求知欲而并无杂念的心又怎么会不受到西学的吸引呢?

成德以新奇的口气记载着:”中国的天官家都说天河是积气,天主教的教士在前朝万历年间到了中国,却说气没有千古不动的道理。用他们的望远镜观测天河,发现那果然不是积气,而是一颗颗的小星星,历历分明。西洋人的学问里,也有他理解不了的地方。

但他还是直面西学的优点,直言不讳地说:“西人历法实出郭守敬之上,中国未曾有也。”他在兼收之后也会评点中学与西学的特点:西人长于象术而短于义理,他们有一部叫做《七克》的书,也是教人向善的,把天主尊为至高,批判佛教,却完全不了解佛法。

《渌水亭杂识》里边最珍贵的,自然就是成德对诗词的见解。

人情好新,今日忽尚宋诗。举业欲干䘵,人操其柄,不得不随人转步。诗取自适,何以随人?(人总是喜新厌旧的,如今忽然流行起了宋诗。为科举而读书不得不随着别人订下的规距走,但诗是写给自己的,何必要随人仰呢?)

唐人有寄托,故使事灵;后人无寄托,故使事版。(唐人写诗饱含寄托,所以用起典故来灵动自如;后人写诗没有了寄托,所以用起典故来刻板乏味。)这里节选两段短的,原本是七段...

年轻的成德对宣读填词已经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文学创作不是仿制古董,只要用切近一些的体裁,适度地辅以才学,直抒胸臆也就是了。文体兴废,自有它的规律,完全不必厚古薄今。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五十四条也有相似的见解。

渌水亭中,成德每每与亲近的结识的汉人名流吟诗对酒,纵论天下文章。就在这一年,龚鼎孳过世了,文坛宗主轰然陨落,每个人都在猜测:未来有谁主盟天下?应该是《江湖载酒集》的作者了吧!他给朱彝尊写了一封信,他迫切地想要结识这位落拓半生的不世出的才子。

想到了词,就想到当初秋水轩唱和的盛况,想到广源寺里的那次遭遇。不知为什么,那一天的场景屡屡在眼前晃动,尤其是夜合花开的时候,尤其是枙子花谢的时候。他叫不出任何人的名字,也梳理不清任何一瞬的心事。他填了两首《采桑子》,但自己都说不清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漄。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憹。(树心旁一个农字怎么会打不出来)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他像古代的美男子沈约(东阳)一般地消瘦了,腰带渐渐地扣得紧了,是因为前一段的寒疾嘛,是因为没能赶上殿试的郁闷吗,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填罢了词,他就开始等朱彝尊的回信。他等待的也许不止是朱彝尊的回信,他说不清。

以上内容选自苏缨《一生最爱纳兰词》

树心旁加个农

这个字是 憹

多音字

读音:[náo] [nǎo] [náng]

部首:忄

五笔:NMAE

这个字纸上就是树心旁加个农,是没录进来嘛

相关文章

  • 渌水亭杂识

    翻看《渌水亭杂识》,有一则关于娑罗树的记载:五台山的僧人夸口说,他们那里有一种娑罗树,非常灵异,于是画图雕版,大加...

  • 渌水亭

    晴川带华薄,幽意逐日长。 浩浩太液池,敛雾发清光。 鹤渚秋水静,云霞映莲房。 栖凫正缱绻,飞雁独彷徨。 嘉宾步云履...

  • 渌水亭

    渌水亭:为了告别的聚会 和通志堂书斋同年落成的还有一座庭园,成德为它取名为渌水亭,他也许还不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

  • 寻找渌水亭

    到底还是去了宋庆龄故居。 可是逛了一圈,都没有看见恩波亭在哪里。问问年轻的志愿者,他们也是一脸茫然。 但我知道,这...

  •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清:纳兰性德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 西风月落城乌起。 注释 《天仙子...

  • 蝶恋花   忆楞伽山人作

    小立残阳映梅花。朵朵露泣,似诉幽怨结。两小青梅堪谁散?应是宫闱高墙砌。 渌水亭中寻故人。谁唤冬...

  • 人生如之如初见

    韩志 化 17制药本 15086393187 什刹海边渌水亭,清酒一壶醉池荷。少年面庞微红,似醉却又非醉,凭栏远...

  • 采桑子

    渌水亭畔杨柳岸, 玉箫声断, 玉箫声断, 思卿不见芙蓉面。 他年乐事今朝泪, 欲语还难, 欲语还难, 醉卧孤枕不成眠。

  • 宛若晨曦的作文:                        

    一轮孤月高挂晴空,暗透忧伤的倒影里,是谁独坐在渌水亭畔?幽幽长叹,惊诧三百年前那个苍茫的雨夜。 ——题记 ...

  • 纳兰性德(三)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文学特点 物性观照 在纳兰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现关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渌水亭杂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oy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