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船长梁晓玲讲了一个故事:
房客投诉电梯慢,原来是大家等电梯时太无聊,将电梯旁安了一个镜子,结果房客的问题解答了。原因是房客等待的心态不佳。
这个事情反应的是:问题比答案重要。

比如船长讲:我的脖子痛,中医医生顺着全身经络做了全面的舒缓放松,脖子痛也好了,船长不会再表面的问题模拟一番,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原来我们做事情,要看到了事情的本质。
我也给自己做一个画像(造句),你也一起来哈,体验过后非常疗愈。
我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
我是一个忧虑的人
我是一个安全感不足的人
我是一个遇事思前想后的人
我是一个热情的人
我是一个能够敢于吃苦的人
我是一个特别焦虑的人
我是一个盲目的人
我是一个经常熬夜的人
我是一个不敢停下来休息的人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
我是一个思考力很少的人
我是一个拥有一腔热血的人
我是一个内心黑暗的人
我是一个胆小自卑的人
我是一个很自恋的人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外求的人
我是一个不敢相信自己的人
我是一个内心充满喜悦的人
我是一个敢于看见自己缺点,而坚定走下去的人
如果你一直为焦虑而困扰,那么我们不妨继续来感知。我们的生理指标想对客观,身高,血压,体重。但是体态,容貌。其实我们真实的状态,会收到主观认识的影响。就好比好多小伙伴说自己内心强颜欢笑,对家人全心付出,却经常被他人忽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周边的人认识的巨大不一致。这会让我们很困惑。还有小伙伴掉入了另一个坑,不断的攻击自己。对自己哪哪都不满意。自我画像好像是一个画满负面能量的墙。我觉得自己什么也学不好,好像贴满了负面画面的墙。及时是有一些伙伴成年了,也会因为外界的看法变得不自信。有一个工具,乔哈里视窗四个区域,区域的转变带来不可改变的意外。
第二节乔哈里视窗:在四个画像里遇见未知的自己
两个不同的外界反应,打开了自己,原本内心拥有的温暖被外界知道。共同的学习,釜底抽薪的新方法,全部的日渐打开自己,公开区域会越来越大。其他人对你的认识更加立体和丰满。
船长讲了未知区域不断被打开,创造了新的区域。昨天看到了自己眼中的自己,从昨天的自己认识内容放在乔哈里视窗里。看看你隐藏了多少自己,请身边的好朋友,或者愿意评价你的,放在盲点区。评价一下自己,让你感觉到意味的是盲点区的信息。当这些信息感觉到疑惑时,不要着急贴标签。用心去发现。
未知的区域,这个空白区域,是我们巨大的成长空间。
第三节认知偏差
压力源于错误认知
妈妈错怪了她,一不小心撞到了头,恐惧让自己扭曲,让所有的人。她的心中一直住着受伤的小孩。
你记忆的都是真实的吗?总有人偷偷爱着你,广告的下半截,全新的角度,记忆是认知的过程,你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扭曲,很多信息没有被记忆采集。
第四课:高光时刻,创造幸福与成就感
也许只拉妈妈手的妈妈,没有看到妹妹渴望的眼神。这样的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思考是重建的过程。认知有时候骗了你,其实在我们早期的记忆有时候骗了你。信息进行了筛选,滔滔不绝的都是自己的不好。
早间痛苦记忆,给对方一个要求,写自己3000字自己的优点。自己肯定自己,静下来就会看到真实的我们。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我们自己,静下来写自己的优点,真实的我们不重要,我们基本认为自己是好的,才会愿意锦上添花。
很多人都说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个烂麻袋了,还愿意在上面绣花吗?
②主观推断
船长是不是我不会说话?把天聊死了。
我觉得自己在现实中没有闪光点,不足矣让别人接纳我。我总是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封闭自己。把评价放在公开区,你们尝试等待真实的体验,得到错误的认知。
可以主动邀请朋友邀请自己,有的伙伴自己内心戏,没有等待,就下了结论。
③过度的概括
一次没有打卡就说自己行动力不足,一次会议发言没有表达好就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
有一个伙伴自己一不小心烫了妹妹,当时妈妈对自己咆哮,认为妈妈不爱自己。其实事情反过来,如果你受伤妈妈也会对他人咆哮,所以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慢慢的妈妈会和我们想象的那个方向发展。
回想我们出生时,对世界充满好奇元气满满,我们什么时候变得不自信,一个又一个对自己负面的认知框架,如果你不能够跳出原有的框架,听再多的心理课程,背再多的知识点,都无法跳脱出来。
今天镜头转向另一面,让我们一起搜索我们经历的高光时刻。
让你嘴角上扬,镜头搜索我们经过的高光时刻, 高光时刻,心理学上是一种成功,也可能你通过努力拿到一个订单,提高效能感,从而形成聚焦感。 感觉到特别满足,就好像一道光打到你的身上暖洋洋的,洋溢美好的时光。
你心中是否非常期待,依恋心最强的时候,如果你一直认为答案在他人那里,一定会有无力感。从小到大九个时刻,两千字以上。
我们的视角方向出现了问题,我们视角问题是人生问题的根源。是梳理,觉察,《摔跤吧爸爸》对于一部电影,一般人看电影完全感受深陷其中,电影结束了说一句真感人。另一种是理性的评价,第三种是一边感受,一边去看待。为什么我会在这个情节哭的这么厉害。去观察一个行为,观察,感知,自己的体验之内和体验之外,让我们发现关于体验的想法。
人只有完全在现实当中,科学的探索,超越现实,行动是对抗焦虑的真实方法。
第五节愿景幻游: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①五年后的画像的自己
②视角拉开,不再聚焦于自己的小小点点,从心里流到温暖,给到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给到肯定和赞赏的话。当我们可以审视内心,而不画地为牢。用行动对抗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