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后感】当我尝试理解《理解媒介》

【读后感】当我尝试理解《理解媒介》

作者: 亦人非魔 | 来源:发表于2019-12-21 23:22 被阅读0次

    在正式接触这本书之前我曾无数次听别人提起它的名字,“理解媒介”这四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凡是了解它的人都不禁啧啧称奇,进而是一些骇人听闻的零星片语,诱惑力十足地吊起倾听者的胃口,然后它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收割下一批决心前来拜读的读者。

    当之无愧的专业必读书。

    虽然此书名望颇高,但不得不说,它本身和作者在书中反复推崇的西方名著《尤利西斯》一样令我难以消受。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作者频频抛出各种新词和新鲜概念,对读者进行一番毫无人情味儿的狂轰滥炸。那些诞生于上个世纪的词汇并没有因为年龄渐长而变得平易近人,总给人一种自己是在和一台高速运转但十分缺乏人文关怀的智能机器对话。我光是要跟上他的思路就已经筋疲力尽,所以除了时常停下歇息之外别无他求。

    再让人头疼的就是麦克卢汉大批量的引经据典,或者说我对西方文化知识储备的匮乏让我无法感受到作者精心策划的妙语连珠和贴心暗示,像个穷小子一样把富人难得的慷慨当作了故意刁难。

    卓别林、肖邦、塞尚、萧伯纳、培根、但丁、莎士比亚、凯恩斯、荣格和弗洛伊德,西方的上帝和中国的老庄,希腊上古神话和《道德经》,华尔兹和爵士乐,都是这本书里的常客。我对以上大多数的了解只限于“听说过”,可作者对他们却是如数家珍,代沟由此产生。另外,作者对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之深(多次援引《道德经》论证观点)更是让我瞠目结舌,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维基百科这些东西。

    我今天才意识到,著书立说的作者过于渊博对读者来说并不总是件好事。《理解媒介》再度给我对标签的偏见以沉重的一击,如果没有“必读”二字加持,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勇气跟上麦克卢汉的步伐。

    麦克卢汉眼中的世界。

    关于技术。

    由于不断接受各种技术,我们成了技术的伺服系统。所以,要使用技术,人就必然要为技术服务,必然要把自己的延伸当作神祗或小型的宗教来信奉。印第安人成为其独木舟的伺服系统,同样,牛仔成为其所乘之马的伺服系统,行政官员成为其时钟的伺服系统。

    人仿佛成了机器世界的生殖器官,正如蜜蜂是植物界的生殖器官,使其生儿育女,不断衍化出新的形式。

    按照作者的逻辑,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是在为各种电子设备服务,而且服务对象的种类和数量较之前都有增无减。

    这句话听起来怪怪的,因为置身天地万物之间的人类好像生来就是消费者,尽管事实上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麦克卢汉借助颠倒的视角打碎了我们的习焉不察--也就是他口中的“麻木”,一个别样的人机世界这才得以渐次展开。

    关于城市。

    在我们这个电力世纪里,机械时间控制的城市看上去像是梦游者和行尸走肉者汇聚的场所。

    夜间从空中俯瞰,都市地区表面的纷乱宛若黑天鹅绒上呈现出来的一副精湛的刺绣。

    电灯一亮,就出现一个感知的世界。电灯一灭,这一感知的世界就荡然无存。

    机械的美丽总是带一股不自觉的忧伤。

    关于言语。

    你从自己撰写的书中得到满足。你知道读者被囚禁在书页之中。

    书页里的记号是被捕捉住的词汇。任何人都可以学会译解这些符号,并把困在里面的字释放出来,还原成词汇。印刷的油墨囚禁了思想。它们不能从书中逃出来,就像野兽逃不出陷阱一样。

    借助语词把直接的感觉经验转换成有声的语言符号,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刻召唤和找回整个世界。

    言语在我眼中是很美的,但未曾勾魂销魄至此。

    其实,这个世界都是一样的,只有你我永远不同,因而有了你眼中的世界和我眼中的世界,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莫过于两个世界的交叠。和一个人倾心交谈,听一首歌,或者静下心来读一本书,都是这样的乐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当我尝试理解《理解媒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pn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