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来正好一个月,读了七八本书。
近来放假,读书的时间又多了些。一本《图本张爱玲传》一天半读完,边读边在书上随手整理做笔记,待想写点感想之类的,却一个字也写不出。
难道书白读了?
似雁过无痕,这一个月读过的书好像并没在我记忆里变得深刻,也并没使我下笔如有神。真是咄咄怪事,难道是这些书并不适合我?或者我根本就没有完全潜下心来读?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读书呢?
是字斟句酌地吟哦体会,还是浮光掠影式地速读?
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是追求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影响?
哪些书需要精读,哪些书需要泛读,或许应该从自身出发去选择。
哪些书是直接予以心灵的撞击的,哪些书是反复读过后才恍然醒悟的,或许应该和读者的阅历有关。
读书是不是应该按照个人兴趣来读呢?譬如有的书很经典,但真的“难以下咽”,这类书是否就可以不读?王安忆的《长恨歌》,我花了很多功夫拼命去读,最终像完成任务式地读完,脑海里只记住了大致的故事情节,其中的大量描写叙述给我的感觉“如鲠在喉”,可能是真的无法理解,也无法产生代入感。贾平凹的《秦腔》,三天勉强读了二三十页,却连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都没理顺,最近只得先放一放,过段时间再拿出来看看能否读下去。
这么看来,个人的读书兴趣也很重要,大概既经典又基本符合自己兴趣的书应是首选。
当然啦,广泛阅读也是必要的,以书为友,是一件乐事。
思路没理顺,不知所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