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种书谁看谁傻X?”---浅谈传统文学、现代文学与网文文学(一

“这种书谁看谁傻X?”---浅谈传统文学、现代文学与网文文学(一

作者: 沐笔沐思 | 来源:发表于2020-10-05 07:35 被阅读0次

    “文学对于我们来说,它能帮助我们寻找建设一个精神的家园,它能把很多人的秘密告诉你,它把很多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喜怒哀乐或者一种很难表达的东西表达给你,它使你增进了你对周围的人的了解……”---王蒙。

    王蒙的一席话应该简单意骇地说明了文学与人多层次的微妙关系,我非常认可,尤其是对人精神维度的强调。

    像我这样“半路杀个某咬金”式的爱好者,更体会尤甚。文学给予我精神的滋养犹如每日的水分,可少可多,但绝不可缺。

    多时不“饮”,小泯一口,更会感觉眼目清明,头颅醍醐,心灵宁静,整个世界都变得比之前更美好。

    人是精神与肉体的融合体。

    肉体满足了,精神难免就会落空,最理想的状态还是两者间的中庸吧!

    我理想中的追求是不偏不倚、随心随性的佛系制衡。

    正因为自己是文字操控的外行,常对文学系统理解的极为狭隘,尤其是局部偏颇、个人审视。

    这就像看画一样,专业的人更喜欢从近和远,甚至是从侧的全视角审视画的精湛所在。

    远到整体色彩的映衬搭配、深浅融合、维度延伸;近到笔笔勾勒、轻重缓急、结界浮越。

    “眼睛处于高远处,才可以看得更广阔。”如此简单的道理。

    我可以大胆猜想,或许从远近全视角看待文学的跨度,常被人忽视。

    基于这样立身与己所做出的假设,所以我来抛个砖引块玉,为有缘看完这段文字的朋友扩展一点小视野吧!

    文学,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说的话,狭义上指区别于网络文学这一方块而言的文学体裁与样式。

    广义上说,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之内,相对于新的文学流行方式而说,过去流行的文学方式就是传统文学。

    随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极速瞬变,愈来愈花哨冗杂的物质探索,犹如涌泉源源不绝,争先恐后地迸发出新需求、新形式、新视角、新体验。

    外在的物质与精神里的意识紧密相扣,潜移默化地也虽眼、耳、鼻、舌、身的感知进化推演着。文字需求的演变亦是如此。

    在文字领域,传统文学在当代文化生活中影响力已经显得格外寡微,当代众多的创作者早已无法通过传统文学的形式吸引大众,使之再度成为畅销文学。

    我记得一位现代流浪诗人说过“如今是一个饿死诗人的年代!”

    但是正因为现代文学是以传统文学为根基,从这来看,文学的传统应是永在的,只是变换着迎合大众文化的显现形式罢了。

    传统文学以我国四大名著为典型代表,它们具备古典、封建、愚忠、迷信而夸张的特点,相比现代文学不能满足“科学”、“民主”、“白话文”的时代要求。

    但里面的各种文字结构、埋设伏笔、画点成龙、民间色彩、神话传说等等的众多通用元素都是如今读者、笔者的上好养分。

    余秋雨先生,毫不犹豫地站在一位文化传承宣扬人的良知,将四大名著排了名,《红楼梦》无可厚非地排在第一。

    我从未全册看过《红楼梦》,但依然对它充满敬意,敬意到如今我非常想看却又忍着不去看的地步。

    这不是我懒惰,不是儿女情长的题材,也不是我吝啬于经济,更不是我觉得难懂累牍。

    因为我自知学识浅薄,我的双手和双眼还无法承受如此颠皇之作的精神重量。

    我想这可能与台湾著名编辑唐诺所说的“如何选读一本好书?一边让每日出书近万册的库海留给时间自然洗筛,一边让自己对文字还不深刻地感知沉淀”这样的思想相似。

    我等上一等,把自己对文学的认知沉淀沉淀,在某个沉淀到足以信心满满地拾起那些经得起时空考验的皇皇巨著的时候,我再来珍读它们,我相信一定会有另一种心灵享受吧!

    金子在哪儿,都会光亮。

    好东西也不行一定要急切去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况且还是永世不冷的豆腐呢?

    在旁看着热豆腐冒着的袅袅余烟也算是一种闲逸享受呢!

                                (笔于湖南师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种书谁看谁傻X?”---浅谈传统文学、现代文学与网文文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qc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