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来自于一个对于艰难挑战的克服过程,并最终回归于一种简单的状态。”
Hello朋友们,欢迎来到本期分享~
前几天受“全有互娱”邀请去了趟潍坊感受现场演出,其实是“救场”去了。
有3个造型用的抹胸,彩排时一跳老往下掉,还好解决了 哈哈~
从杭州一路阳光明媚到进入山东开始突然进入灰色空间,再到潍坊的大雨连连,我们一路祈祷演出的时候雨停,上天可能接到了我们用意念打的电话,彩排时乌云里居然透出了落日余辉,我们知道这雨不会再下了。
欣喜~
演出顺利结束后感受了一下正宗的北方烧烤。
退堂鼓表演艺术家:刘老师第二天天气晴好,我们的刘老师带着我走街串巷,品尝了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晚点跟她一起回公司了,因为要跟艺人一起看昨天舞台的表演做复盘(大忙人没错了~)
办公室只留下了我跟一个正在从歌手转型演员的小Bro——ZE.
对了,ZE的新剧已经开播,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观看~
ZE跟我聊起了关于造型与穿搭,还准备了一些问题与资料,看来这个Bro是有备而来的(奸笑)
给了一些他平时穿搭的建议,借鉴的风格及一些时装品牌,不过我最后还给了他一个建议:不要轻易只学穿搭!
因为他作为一个青年艺人,需要学习沉淀的东西很多,加上平时要拍戏,没有多余的精力,造型留给专业造型师就好了,他真正值得提升的应该是:审美(艺术底蕴)。
当他的审美(艺术底蕴)不断提升,拥有了属于自已的审美体系,品味,见解后反而会反哺他的演艺之路,为自已的生活,事业加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强大而富有魅力的人。
而这时候技法反而不重要,因为他可能是制定时尚游戏规则的人(例如权志龙)
正如奢侈品巨头 LVMH 集团掌舵人 Bernard Arnault 说的:“艺术推动品位,品位推动消费”。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行外人(没有从事美术领域等相关工作)会认为读美术,从事艺术领域人自然好品味。
其实不然!身边可不少朋友读服装设计并不是源于喜好,只是因为不知道选什么? 有些只是技法好,但缺乏美感,作品自然平平无奇,更别谈创新了,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有术没道。而非艺术工作领域者却有着超好的品味,穿搭有自已的见解惹人效仿的可不在少数。
所以说不管学了多少技法,看过多少本讲“穿搭/风格”的书,刷多少遍博主的ins,从“眼睛喜欢”到“思想认同”,这中间隔着的时间和距离,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长。
而这一切背后的根源就是:审美与见解!
好的审美让人更容易出圈,而见解让自已更勇于坚持,表达,创造,形成独有魅力。
回到我们的标题为什么不要轻易只学穿搭?
简单来说:修炼内功比学技法重要的多。
所以一旦你下定决心要提升形像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简单学一下技法就想变身的概率可能不高,还不提自已可操作性有多高,听懂了,也看懂了,但一用到自已身上发现还是不会,久了自已会失去热情。这种现象可不少见~
我们学习任何一个东西除了热爱还要有不停的正向反馈才能持续走下去。
当然也并不是说技法完全不重要,技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最快提升形像的方法,毕竟沉淀是一个漫长的周期,但纯学技法就像特效药有用但不持久。
既然我们选择了通过穿衣打扮来武装自来获得快乐与力量,说明你看到了,相信了,自然愿意花时间精力来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当前情况来选择用技法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
但如果真的想要成为一个有态度,有风格,可以通过形像传达自已的高手的话,修内功才是最重要,如果穿衣搭配也像武功一样有高低手之分,高手就是自己穿得舒服,别人看着放松。
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会那么刻意去用单品“武装”自己了。单品变成“为你所用”,于是整个人松弛,自然。
我们希望拥有的正是这种穿衣的“松感”,不必时时刻刻绷紧自己、想要证明。
而当你做到这些,穿搭技法可能会因为你而改写。
(PS:上文提到的“高品味”“审美”并没有明确标准,虽然我们会受主流审美影响,但不影响我们对自已的坚持,多元的美才有意思。)
朋友们本期分享就到这里,下期见!
B~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