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这本书已经在书架上尘封好久了,之前翻过几页后觉得,切,这玩意,不就是让我们丢东西来腾出空间吗?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这个想法差点让我错过一本好书,直到前段时间,姐姐搬家的时候,收拾了好多东西,大嫂建议姐姐要断舍离,我才开始意识到:所以什么叫断舍离?为什么要断舍离?具体要怎么做?
二、事情并不简单
原来丢东西也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书中举的例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和身边好多人的影子,我们总是想着不能浪费,总是想着东西留着以后总能用上,致使自己囤了很多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忘却了生活的质量与追求,也给自己徒增了许多烦恼。
这一刻起,开始重拾轻盈的生活,翻开人生新篇章吧!
我们总是喜欢囤货、无法舍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物品被过度制造、被过快流通的物理性原因。
对居住的空间考量不足:对舒适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数量的估测和考量不足。
上个时代的价值观:受到“太可惜了”“不能搞浪费!”观念的影响
“物质轴”思维: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来进行取舍和判断。
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
无法放手的人有三类:
逃避现实型:真麻烦
执着过往型:真可惜啊
忧虑未来型:总会用上的
我们本来就拥有以下自由
放手的自由
保留的自由
取舍选择的自由
如果你不想再吃了,如果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那就应该放下碗筷,不多吃也没关系,因为,吃不吃饭我做主。如果你不想再穿了,如果这件衣服已经让你厌烦了,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关系,因为穿不穿我做主。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
断舍离将从三个阶段检查住所的现状:
· 收纳空间的物品量合理,没有过度过量,偶然出现”凌乱“情况
· 收纳空间已经满载,甚至出现物品”溢出、过剩“情况
· 东西已经好多年没有整理过,出现了”堆积“情况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居住空间“。但是可惜的是,很多人没有清晰地设想过。甚至很多人连如何构想都抛到脑后了。
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收拾东西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因此,首先应该做的应该是明确描绘住所的蓝图——收拾整理完之后,我想在这里进行怎样的生活。
·简约风格空间——摆放北欧系家装用品或原木家具
·现代流行空间——以办公为主的功能性家具
·等等
如何去更好的断舍离?
把握现在的居所物品过剩、无法收纳的现状后,把杂物全部摆出来,放在地板上,桌子上等水平位置,然后从高处对杂物总量进行俯瞰。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必要、合适、愉快”的视点——具体的是指自问自答:现在的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不是心情愉快?
不需要的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
不合适的东西: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
不愉快的东西: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的情绪。
最正确的「打扫」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废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之后再转而进行杂物收纳,进行「清扫、擦拭、磨刷」。
收纳指南
「三分法」:首先,在把杂物放入收纳箱之前最重要的是”分类“,分类分得太细,自己也记不住,分得太粗,东西又不太容易找到,建议可以分: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例如:食材-蔬菜-根茎类、餐具-饮瓶类-玻璃杯
「7·5·1法」: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衣柜、抽屉等;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5成:带玻璃窗的橱柜;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1成:玄关鞋柜上水平面”展示性的收纳空间“
「1out1in 法」:处理一个,收纳一个,先取出一个,再放入新的东西,就不会出现失败的可能。
「one touch 法」:杂物拿出放入的动作是: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而不是打开门-拿出来-打开盖子-放回去
实际用例
衣柜的断舍离
把柜子门全打开,拿出所有的衣服,全部摆在面前。
丢掉发霉、有裂缝的等不能再穿的衣服,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压缩衣服量
衣柜是属于「看不见的空间」,物量大约占总空间的7成,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
壁橱:从已经毁坏的、不能用的杂物开始处理;
厨房:从已经过期的食品、不能用的工具和碗筷开始处理;
餐具柜:从有裂纹的、有缺口的餐具开始处理
冰箱:从过期的食物,包括那些看起来一点胃口也没有的食材开始处理;
厕所:扔掉一些会给人造成不洁净印象的杂物:比如说那些满是灰层的芳香剂或小饰品、洁厕灵,要么扔掉,要么擦干净再放回去
玄关:从旧皮鞋、脏跑鞋、撑不开的坏伞等不能再用的东西开始清理;
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丝清爽;
这本书的最后除了对我们居住的空间建议要断舍离之外,其实我们的身体、人生也是一种形式的「空间」:假如形形色色的思绪和复杂多样的情况不断累积,却毫无发泄的出口,不停地思考却不去实践的话,无论是感情还是思考都会逐渐懈怠或者钝化。只保留自己喜爱的物品其实就是提升花费的时间、精力的质量。
断舍离并不是花时间费精力的家务劳动,而是充满”愉快感“的居所保养方法,让人生获得自由自在的护理工具。
更多读书笔记,请关注公众号「艾奇的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