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由是摆脱社会的惯性,通俗的说就是不按世俗的眼光去过自己的人生吧。
快过年了,七大姑八大姨公示发问“买房了吗?”“升职了吗?”“什么时候结婚”“有对象吗?”“存了多少钱了?”这是令无数青年人惶恐的问题,甚至到了用不回家过年来逃避,即便如此仍然躲不过连环call(持续电话)炮击,且会背负上“不想家、没得感情”严重点还有“不孝”的名声。这样划不来呀!亲戚们的新年公式般发问是社会惯性的体现,也是与青年人填补相处空洞的产物,让一年难得见一次的亲戚们不那么尴尬,但是这往往破坏了“年味”,变味了“关心”。那年轻人的厌恶背后有什么呢?是“当我有一天钱赚够了、婚结了、工作体面了,我就可以抬头挺胸回乡了”,看起来年轻人厌恶的不是惯性与教条,而是厌恶自己没有满足惯性与教条、无法在正确时间达到传统教条鼓吹的”成功人生里程碑”。一味求取安全感、跟随传统社会教条而不思索。是否踏上了人生的里程碑就自由、快乐了呢?
相反,我们看过太多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买房的所谓“赢家”,物质满足,但不快乐的例子。因为他们有着对无常的抗拒以及自我的执着,于是生活越富足,拥有的越多,想留住、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越没有安全感,不常快乐。
书中很启发的的两个问题摘录给大家:
一、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如果想心里平静一些,应该尽量让生活简单一点。生活富裕后,人们应该学会平衡,否则物质丰富带来的快乐会很快被困惑取代,科技发达带来的方便会让人更加疲惫不堪。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真的就那么有必要知道吗?
内心的平静靠练练瑜伽、读读励志文章是得不到的。你需要改变价值观念和生活的诸多定式。要肯放弃,也要肯投入,要耐得住过程的缓慢、琐碎和艰难。你心中越焦躁,说明你执着的越多。回归内心的平静须从淡化内心的执着入手。少吃一点,少睡一点,精神、身体会更健康。
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痛苦?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具体到人间的痛苦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反而令我们脆弱不堪。如果我们认为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的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不必急于化解痛苦,因为它是必然。虽然该面对的还得面对,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焦虑和恐惧。
修行需要耐心,要允许自己失败和重来,只要不放弃就好。能够意识到贪嗔痴升起已经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是努力不采取行动。你会发现,当贪嗔痴生起时,如果不随即采取行动,也就是延迟满足感,樊老师在《少有人走的路》里面也有说“延迟满足感是成年人成熟的标志。心里的那股贪嗔痴慢慢也就自行消退了。经过这样反复的控制和观察,贪嗔痴对我们的干扰就会减少。
我对佛法知之甚少,但这本书樊老师解读的通俗易懂,学习使人步向“开悟”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