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以为利,无以为用

有以为利,无以为用

作者: 蓝熵 | 来源:发表于2020-03-31 21:42 被阅读0次

文|蓝熵

      今天的读的道德经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和“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这也正呼应了第二章里的“有无相生”,“有”对应了使用价值,而“无”则对应了内在价值,同样这也是“实”和“虚”的关系,事物因“实”而存在,因“虚”而彰显价值。,实外显,虚内敛,前者是前提而后者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里就不得不说下潜意识或内心精神力量的强大,比如,道和德都是无形而虚空的存在,它无影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而一个人的修养则只有在“掏空”自己的内心,让心回归清净、无我、真我的状态时才能做到真正的“无”,在无我忘我中投入的做事,才能更容易出现心流的状态,也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们看待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崇本而举末,“有”虽赖于无的作用,但“无”如果没有“有”,其内在也无法得以发挥。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不能偏颇任何一方。

      道理说起来很容易,但想真正做到就没那么简单了。而有些方法可供我们去尝试:譬如反观自省。

      自省的过程是一个让内心沉静、净化回归自我本真的过程,只有自省,才会有自知之明,孔子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是求诸于自己的内心,而曾参的“吾日三省吾身”,则是通过自省修得道德和强大的内心力量,从而达到“日新”的追求和境界。

      与自省密切相关的是慎独,慎独是一种内外统一,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人生姿态,彰显的是一个人的自我观照和内在修养。例如三国时期的刘备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严格自律,清代叶存心的“不畏人知畏己知”等。

相关文章

  • 有以为利,无以为用

    文|蓝熵 今天的读的道德经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如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为了尽快成功,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标配。所以混迹于职场的我们如履薄冰,生怕...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就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的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 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 $ ~...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其实每天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是人类进步的刚需,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一样。有人几十年如一日过着同样的日子,有的人一...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看书的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不知道今天会遇到些什么,不像我们上班那般重复。我今天休假没有带书出来,在现在的中国国...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无是一个重要的思想。 无代表着源头,代表着道的最高境界,代表着空,代表着无为,无知,无忧,无私。...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个话语出自道德经,经过思考告诉我们太多道理了。 东西的存在也就是"有"必须为我们提供便利,而东西的"无"必须留空...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人生的终点就是做减法! 最近一直学习《道德经》,有一点感触很深: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什么意思,就是看的见的东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以为利,无以为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tn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