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老哥仨个挑着担子,担着行李落户在小魏庄,他们就是马氏家族在小魏庄的先人了。时间大概是明朝洪武年间,因为这个时代朱元璋大皇帝平定天下之后,发现华北平原一代由于战乱,千里荒野无人烟,为了尽快恢复繁荣昌盛的局面,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据说山西一带受战乱影响较小,人口众多,于是决定从山西移民补充华北。
山西各地的老百姓被集中到洪洞县一个集合点,开始分批次前往各地。据说集合点有一棵千年大槐树,于是山西大槐树成为了寻根问祖的标志性符号。
从大槐树下迁出的移民的后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个人的小脚趾指甲盖,都有一个像种子嫩芽一样的小指甲。
老哥仨定居在小魏庄,看好这里的地形地貌。这里是平原地带,庄子南边有一道小河流,唤作曲逆河。常年流水潺潺,绿树成荫。村子西边距离太行山不远,大约十几华里,如果遇到打仗,他们可以很快逃往山里,消失在茫茫群山。向东一望又是平原茫茫,一片沃野良田。虽然现在还是藤荆遍野,杂草萋萋,但可以预见人丁兴旺之后,也必是一派烟火鼎盛景象。
小魏庄是新开辟的定居点,它依傍的是大魏庄。大魏庄据说是东汉年间设村,发展到明朝时候也并未有多少人丁。
老哥三各有特长,老大唤作马良,当过兵,会一身武艺。老二唤作马方,是个元末秀才,会舞文弄墨。老三唤作马贤,是个地道的农夫。老哥三定居下来,但这里举目无亲,要生存下去,就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了。
曲逆河边多杂树,他们砍了来在平地扎篱笆,又借了木水筲,铁锹,和泥脱坯盖屋。那时正是夏日,也不用多长时日,就盖上了三间草屋。老哥仨一同劳动,拓荒种粮食,到了秋后收获了满满的红薯,玉米。他们把红薯用擦刀擦成薯片,晒干了,储存起来。他们学会了编织荆条器物,装在荆条囤里。
一日,从大魏庄走过来一个老人,乃是里正。给他们宣布县里的告示。说是给每位单身汉分配一个媳妇,让去县城领取。老哥三自幼父母早亡了,也并无家室,闻听此言甚感欣慰。于是第二日晨起,就奔县城领亲去了。
领取媳妇,分配货物一样,真是闻所未闻。但洪武年间朱皇上心系黎民百姓,盼着大明早日江山恢复元气,人丁兴旺,就将各地因战乱而失去丈夫的寡女,多年未出嫁的剩女,一并征集在一起,发往移民地区,以便组织家庭繁衍人口,早日实现朱明江山复兴。
领取点设在小县城。这完县小城,是个悠久的古县城。据说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后来西汉刘邦登基作帝,将功臣陈平分封于此,现在有陈侯村可以为证。刘邦过曲逆的故事,曾记入了史记。当时曲逆河旁边曾有一座大城市,鳞次栉比,人烟阜盛,做买卖的游逛的,车水马龙,刘邦惊叹道:壮哉,曲逆。吾独行天下数十载,独见洛阳与是尔。就是说曲逆城的规模可以与东都洛阳相媲美。你可见西汉时曲逆河边的城市是何等壮观了。
到了宋朝,腐败无能,北宋这里还算边陲要塞,到了靖康之变,汴梁失手,河北广大地区全部落入金国之手,这里又成了大金的天下。不过曲逆城毕竟人文底蕴深厚,大金国开科举,曲逆人先后三十六人高中进士,真乃是世所罕见。大金国大皇帝完颜阿骨打,为表彰曲逆,特赐名完州,用其姓氏第一个字。曲逆河因为七拐八绕,故名之。皇帝赐名完,即是完美无缺之意。后世之人以为完字不吉利,似有玩完结束之意,乃上下奔走,更改了地名,归如平顺和谐之意。似乎也不无道理,但这是只知其一,其二却有所不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