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多公司,老板天天都想开除某个部门,而这个部门的人天天都想砍死老板。这个部门就是——品牌部。
这个在公司永远被所有人认为是在吃闲饭的部门,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只爱花钱从不赚钱的“骚浪贱”。(逸马君内心)而我们真的很想大喊,老板冤枉啊!

作为老板,你老是吐槽你的品宣天天只会要钱要钱要钱,你说品牌有什么难的,除了天天追热点、撸海报,我要你给我想个像苹果那样一句口号就能买个几千万的Slogan都想不到,就只会开个新门店随随便便要花掉10万块打广告、做折扣,每个节日都花式吊打搞什么翻新、说什么这是营销玩法爆点十足的屁话,而所有品牌总监听完都会把白眼翻到西天去……
因为种种,很多连锁店老板干脆就不做品牌了。逸马君只能告诉你:你可能不懂品牌。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还记得年少时心心念念着要去白胡子老爷爷家吃汉堡的心情吗,没错就是这位令无数小朋友所向往的山德士上校,然而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上校在这支新的TVC中,被帅大叔雷·利奥塔活脱脱演成了精神分裂症。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c0548ewakbn&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这样的独树一帜的创意,在最近一个季度,肯德基每家的销售额增长了3%。
肯德基事件可见品牌营销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在这个强调品牌就是竞争力的时代,不善于营销品牌很难有前途。但很可能,你做的品牌营销只是自嗨。今天,逸马君就来说说,关于品牌营销那些年遭受到的误解。
误解 1 :品牌营销=做活动、写文案
正解:品牌要干符合阶段需求的事
要招一个真正的品牌总监太难了!大部分品牌总监偏执行,是很好的活动策划人;还有一些干的是成就自我、但不成就品牌的事情。
他们很容易沉浸在专业领域,而忽略公司阶段性战略及营收指标。假如一个餐饮品牌,每天输出很好的文案,门店却并不赚钱,就好比甲方公司做着乙方公司的活儿,角色错位了。
品牌营销的目的一定是基于公司战略,用做品牌的方式,最终帮助公司实现盈利增长。达到增长目的的过程有长有短,但最终的目的一定是增长。品牌就应该干符合阶段需求的事儿。
网易云音乐能够把5000条乐评大字报铺满杭州地铁1号线和整个江陵路地铁站,戳中2亿用户的心,就必然成为经典案例。

创业初期的第一佳大鸡排曾在垃圾桶上贴带LOGO的“请爱护环境”小标语,从而实现门店的引流,也可算作品牌微小时的巧妙打法。
但,如果在解决温饱的时期去解决文化问题,生出的文化必然是臆想和扭曲的。
误解 2 :开店先谈品牌
正解:首要解决经营问题
逸马的客户井格重庆火锅认为,企业只有先生存下来,才有资格谈品牌。比如,井格在品牌势能影响不到的地方开店,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一定不是做品牌,而是解决经营问题。先活下来,再去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比如,去年夏天井格举办了为期4个月的啤酒节活动,顾客花30元即可购买300瓶啤酒存在店面,售卖持续40多天,卖出7400多张预定券。虽然顾客反响很热烈,大有品牌活动的样子,但活动最初的出发点,其实是要解决川渝火锅在北方城市的淡季问题。
“最初啤酒节活动是要解决一整个淡季的引流问题,而不是来提高短期的营业额。因此活动周期必须拉长。”井格认为,“现在的顾客越来越难对短期刺激做出决策,而更趋向于选择长期刺激。”
误解 3:营销活动就要创意翻新
正解:品牌就是不断重复
每逢各种节日,餐饮商家们总是会做各种创意营销活动,尤其以情人节为甚。但在大家创意迭出的时候,西贝却年复一年,重复着“亲嘴节”的活动,因此被不少人揶揄创意枯竭。然而,当重复3次以上时,大多数人记住了西贝的214亲嘴节,却毫不记得那些迭出的花样。这就是重复的力量。
重复最好的例子就是天猫双11,每一年马云爸爸都会搞个双11购物节,你以为马粑粑缺创意总监吗?每一年都玩双11,玩出了个固定节日了,我敢说,作为剁手党的一份子,很多人已经和我一样,把双十一当成是本年度最重大最期待的节日!没有之一!

当然,重复不代表一成不变,活动本身仍然有自我进化的需求。天猫双十一虽然每年都办,但是每一年都搞不一样的玩法和套路,这个游戏那个游戏的,大家虽然知道今年会有双十一,却不知道马云想有什么点子。这就是所谓的:铁打得银盘,流水的兵。
误解 4:纠结于起个好名字
正解:选好渠道比起名更重要
白岩松曾说: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这就是对渠道力量大于内容本身的阐释,也是新闻联播后的黄金3分钟每秒价值几十万的原因。

除了在门店、商场重点人流区域做密集线下推广,还在门店覆盖率高的城市,采用了城市级自媒体、微信朋友圈推广、微博推广等线上多渠道曝光,最终引导至活动页面完成销售转化。
至于“起名”,学院派常在字面上分析,纠结于各种字眼,很多大老板还恨不得找一个风水师傅给自己算一卦,看看哪个名字更好,理论上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上,叫什么名字并不太重要。只是食物不叫屎,恐怕都可以,何况现在不也出了一些大便餐厅,还真的有人去呢!
误解 5:有“记忆点”就够了
正解:营销只能拉新,复购要靠运营
餐饮企业永远在考虑两件事情:没生意的时候考虑营销,有生意的时候考虑持续提升品牌力,更加强调顾客感受。

很多品牌方在表述品牌时,常常为了触及“记忆点”而只选单独一点来表述,但这并不是品牌的全貌。巴奴一直在强调毛肚,西贝在强调好吃,但顾客感受到的其实是环境、菜品、服务带来的综合感受。
营销引进门,留人靠运营。营销是拉新和转化,复购需要综合运营能力。如果一直靠营销来拉动门店人气,而没有配套的运营能力,营销起到的就是副作用,可能好则营销与生意一齐停止,坏则让长期营销把门店拖垮。
误解 6:脱离门店实力谈品牌影响力
正解:品牌的基础就是规模
门店无疑是最好的广告。为一家店拼命投10天的广告可能雁过无声,但如果一下子在某个城市开了10家新店,则必然造成全人民、全媒体的轰动。
逸马君一直强调“品牌的基础是规模”。没有规模谈品牌大多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
品牌的本质是要降低三个成本:企业的营销成本,顾客的选择成本,社会的监督成本。从这一角度讲,门店数量越多的品牌,无疑是在帮助社会降低监督成本,从而也获得了更强的品牌力。
当然,快速开店固然能够抢夺市场认知度,但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仍然是对运营体系的考验。

所以看完以上这些,各位大老板和高管千万不要再说:切,搞品牌不就是喊口号请大咖找个美女脱衣服吗?逸马君认为,虽然实体店面的发展除了品牌,选址服务等等也重要,但是没有好的品牌意识,你就沉淀不了忠实用户,品牌营销不是让你花冤枉钱,还是希望老板们能把营销做起来,毕竟从很多现如今的牛掰品牌看起来,还是品牌营销大法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