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小孩逃学游玩,遇到一位老婆婆,见她在一条小溪边的石头上磨铁杵。
“婆婆,你在干什么?”小孩好奇地问。
“在磨绣花针。”老婆婆回答。
“铁杵也能磨成针?”小孩震惊了。
“只要功夫深!”老婆婆点头道。
这个贪玩的小孩若有所悟,回去后从此用功读书。
02
有一个少年,独自一人入武当山,在一个岩洞里修行,又苦又寂寞,只有一只乌鸦和一只黑虎相伴。不知修了多少年,吃了多少苦,有一天,他忽然觉得修道难成,心灰意冷,就决定放弃,于是告别乌鸦与黑虎,下山想回家。下山途中,他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一块石头上很吃力地磨着一根铁杵。
“磨铁杵何用?”他忍不住奇怪地问。
“磨成绣花针。”老妇人随口答道。
“怎么可能?这么粗的铁杵,恐怕很难磨成针吧?”他失口惊呼。
“功到自然成。”
老妇人说完,隐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他愣住了,忽然顿悟,掉头回山,继续修行。
03
第一个故事里的小孩是幼年李白。他用功读书后,取得大成就,把诗歌推上了人类艺术的顶峰,最后成了“诗仙”。不过,这故事有一点很不合常理,就是老婆婆用铁杵磨针,一般人谁会吃饱了撑的用铁杵去磨针?所以,这老婆婆应不是一般人,但不知是谁?
第二个故事里的少年是净乐国太子。后来他在武当山修行得道,成为玄武大帝,即真武大帝。那个用铁杵磨针点化他的老妇人也非一般人,而是“骊山老姥”。据宋代诗人郑思肖为宋代名画《骊山老姥磨铁杵欲作绣针图》题诗云:
“欲化龟蛇生圣胎,
骊山微意孰能猜。
纯钢一块都磨尽,
不信纤毫眼不开。”
修行,有时需要点化,而点化,通常不符合常理,需要的是悟,只有悟到其中的真机,方有可能悟道。有些事,不符合常人的理,却符合修者的理。其实幼年李白长大后也是修道人。
“铁杵磨针”的故事,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修行讲的是磨炼心性,且要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才能修道有成。南宋高僧济公在《济颠道济禅师语录》中云:
“月白风清凉夜何,
静中思动意差讹。
云山巢顶芦穿膝,
铁杵成针石上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