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诵读《正月十五夜》

每日诵读《正月十五夜》

作者: 兰花花 | 来源:发表于2022-02-15 09:21 被阅读0次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星桥:星津桥,在今洛阳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妓: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后来也称元宵节。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时,每年这天晚上,京都洛阳都要大放花灯,夜间照例不戒严,观赏花灯的真是人山人海。侯门贵族车马喧哗,市井之民欢歌笑语,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文人数百人赋诗记其盛景,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

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火树银花”形容灯采华丽。史载: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皇城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竖之如花树。这虽不是作者笔下的那个夜晚,但由此也可以推想其盛况如许。“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说洛阳城处处如此。唐代,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诗中说:“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可与此诗相印证,可见隋唐时代洛阳皇城端门的元宵节观灯盛况。是说原本黑洞洞的城门与黑沉沉的城河在节日的夜晚也点缀着无数的明灯,远远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桥银河了。

相关文章

  • 每日诵读《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

  • 正月十五夜

    今天看到苏味道的一首诗《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虽名列文章四友,但是他的诗文并没有到达足以让人惊艳的地步,《正月十五夜》写元宵夜景,遣词纤秾,力道不足,效仿...

  • 正月十五夜

    月半爆竹脆,张灯霓虹闪。 遥望苍穹涧,点点伴玉盘。 举目放山川,车流胜萤火。 独坐高楼处,享尽人间乐。

  • 正月十五夜

    爆竹响在远处 烟花绽放眼前 飞云流去 皓月隐没了星际 碧空的夜 空明且深邃 也却被这世间的喧哗惊扰了几分 飘荡的孔...

  • 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 正月十五夜

    文|乐道也 从过去某一时刻彩灯就吹动着火树银花的纷扰含糊又很鲜明花漾月色下听凭心的悸动 景物相互映衬彼此相连,交相...

  • 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唐 ·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

  •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是古代的...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沉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诵读《正月十五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vk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