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画》小说中,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求助 ,牧师听毕答道:“忍着罢,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
一切美好的念想都可以寄托于将来,岂不也可以说是死后?“将来”二字的作用不过是一种麻痹人们痛苦的精神安慰。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感觉到些吃力,没有经历过大是大非的人,我想,很难理解读透他的思想与意境。
这一篇《求乞者》是鲁迅于1924年9月24日写的。文章里不仅仅对于被布施者的“求乞者”给予彻底的否定,而且也彻底否定了布施者的哲学--浅薄的“人道主义”。
“但居于布施者之上”是一种超越“人道主义”的怜悯和同情的生存哲学的追求:对那个奴役人们压迫人们的社会进行“绝望的反抗”。
鲁迅相信,惟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
那个时代的乞求者自然不同于现在的乞讨者。鲁迅意在批判当时社会国民的奴隶性,意在表达一种“不卑不亢”的气魄。视施舍乞求者为一种空虚,伪善的行为。那岂不是顺应接受了那种压迫?而一个正直有气魄的人,敢于斗争,敢于反抗,而非顺从。
而今的乞讨者,自认为有多种情况。一是自身的惰性,可能这是一种免于付出过多劳动力的选择;一是遭遇不幸变故,穷途无路,街上行乞,赖以生存。殊不知有一言“身残志坚”,亦尚可劳,非常在街上拦人哀呼;一是乞求团体的存在了,非正规之组织,常闻拐幼童而充之,可怜。这里恰用上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加强社会保障和法律制度也许在相对自由的现代社会,更显主动与人道主义罢。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
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厌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