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2018年7月15日)
今天和小佳聊了聊。
发现人生真的是百态,我踢XL出群这事,又被传开了。杰森问了句:“听说是群主对XL说了很不好听的话,激怒了XL。”我最近刚好在做舆论引导的研究,现在就特别感慨,我其实也在无形中成为了舆论的中心,他人对我的印象不知道为何会存在于非常不好的一面。
现在从舆论学角度探讨一下,日常人际交往的谣言和舆论吧。舆论学中,舆论是公众的一种一致看法。那么现在,很多人对我的看法就是“人品差”这类的标签,多数人可能不了解我,也没接触过我,于是就通过这样的标签来认识我。
什么类的事件,容易产生舆论呢?那些与你相关性高的,和利益有关的,可是这是对于大型的公共突发事件,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播,这个特质会大幅度减弱。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给人娱乐感、窥视欲的事情,都很容易成为讨论的中心,尤其以各类的情感故事为主。这类的故事,准入门槛很低,无需任何的知识储备,只要有一张嘴,一个横飞的脑洞,一份自己的评价标准,皆能够参与谣言的制造与传播。
所以,我当时分手的事情,被大肆传播。其中,部分非常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的人,比如effy和车姐,这部分人我们就认为是二级、多级传播中的意见中转站,担任着“意见领袖”一样的角色。通常,当人有负面情绪和信息时,是非常乐于传播的,因为人们倾向与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拥有负面情绪和信息,并且乐于传播的意见领袖,大肆传播信息,最终影响到了外围吃瓜群众的看法,群众因此在缺乏对事件判断和了解的情况下,最终形成了对事情的一致性看法。
我是大多数人都有一些接触和认知的人,这种肤浅的熟悉度,更是他人讨论我的社群基础。因为彼此都对某人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也才能去交换模糊的信息,破除神秘感,信息的不确定性,也让这种谣言能够肆意生长。毕竟,普通人怎么会像明星那样,动不动发公告给世界呢?有时候也很是感慨吧,那些处于中心的人,比如杨超越,真的顶着多大的压力啊。还记得她说:“能不能结束得快一点,让自己体面一些。”人真的嘴上留德吧,有什么必要去中伤他人呢。
见的人越多,越觉得人品好,真正纯净的灵魂是多么的珍贵吧。自己过得好,内心强大,懂得去接纳自己,才是真的。世界没有那么美好,我确实比较简单,但是我总也不想活得如履薄冰嘛。信任,在人类的安全感里,还是很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