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十年前闺蜜讲的这个故事:
才貌双全的富家小姐和飞扬跋扈的年轻督军因追杀结识。他们本该遵循各自命运的车轮继续前行。然而,一个临危受命,必须在野心家的环围中步步为营,一个孤注一掷冒险搭救未婚夫,竟以此为机缘重逢,相识,合作,相知,直至相爱。可惜时值乱世,战火纷纷,两心相悦终究抵不过江山和权力的诱惑,儿女情长未得善终......
闺蜜绝不会像我这样寥寥概括,她擅长复述细节,很快我就被这个虐心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寻出原文熬夜读完。当时它仅在网络流传,且有个美丽的名字--«碧甃沉»(拍成电视剧改名为«来不及说我爱你»)。后来,我在作者匪我思存的另外一本书«玉碎»里找到了慕容沣子息的故事,依稀窥见尹静琬影子般的存在。再后来,这股抽丝剥茧的淡淡忧伤从民国辗转到大清朝,«寂寞空庭春欲晚»成为我心中匪文美学的巅峰。
匪大深受«红楼梦»,金庸和张爱玲的影响,文笔哀婉凄艳,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和应用为许多人跟风效仿却少有超越; 擅长白描,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经得起考据; 文字中透出的暧昧更是任何影像都无法传达的经典。
“她命锦秋点了蜡烛来,伸手将那笺在烛上点燃了,眼睁睁瞧着火苗渐渐舔蚀,芙蓉色的笺一寸一寸被火焰吞噬,终于尽数化为灰烬。她举头望向帘外,明晃晃的日头,晚春天气,渐渐的热起来。庭院里寂无人声,只有晴丝在阳光下偶然一闪,若断若续。幼时读过那样多的诗词,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这一生还这样漫长,可是已经结束了。”
历史上的康熙沉埋在高峻巍峨的皇陵之下,丰功伟绩,后世称颂; 小说里的康熙则闪烁于心思巧慧的作者笔端,长身玉立,心跳可闻。故事铺陈好似一副水墨图,有浓墨,淡墨,还有留白。这也是为什么同名电视剧拍出来毫不出彩的原因之一。
很多书友称匪大为"后妈",身为该悲情天后曾经的脑残粉,我深表认同。在她笔下,才华横溢,深情浪漫的男主往往本性凉薄,女主当然没有好下场。然而我依旧义无反顾的跳入匪大挖的一个又一个坑,惊叹于文章的博古通今,字句雅致,更深陷于大起大落的悲喜两重天,历久弥新。值得推荐的作品有«东宫»«裂锦»«佳期如梦»。
大约一个人的脑洞和脑回路毕竟有限,也可能成名后的匪大不得不在意销量,注重迎合市场,近年来,她的文字虽然赏心悦目,优雅小资,只可惜渐渐陷入了题材狭窄、情节狗血、煽情过分、人物扁平的困局,甚至于为虐而虐,为悲情而悲情,再无直指人心的力量。好在还有一些相对早期的作品甩出普通网文几条街。个人推荐,第二梯队的作品有«当时明月在»«冷月如霜»«千山暮雪»和«海上繁花»。
«星光璀璨»,印象也颇深刻。可能它满足了圈外人对明星生活的某种好奇心,也因为它难得的不狗血,不太虐心,更因为它隐藏于爱情华美外衣下的现实主义理念。"所有回不去的良辰美景,都是举世无双的好时光。"合上书本,告别星光,回归现实,平淡生活。正是此小说乃至匪大爱情观的动人之处。
其实,现在的我已不再喜欢那种虐恋煽情的文字。但回首十年,也许没有闺蜜讲的那个故事,我就不会喜欢«碧甃沉»,不会追随匪大的足迹读完她所有的文,就不会花费心思了解民国轶事,研读纳兰容若,直到深爱古风小说,甚至自己试笔历史题材(尽管只敢架空)......
也许没有这些,我的生活照样会有滋有味,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际遇,在弹指一挥间的十年里,在按部就班的日子中,在"灵魂注定独行"的有限空间内,丝毫不曾畏惧孤独。
十年匪大十年心
网友评论